佔中,使一位中學生和一位大學生成了香港的當代英雄,中學生黃同學還成了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人物。是不是泛民陣線無人,遂使豎子成名?非也,乃整個泛民陣營把自己迫到只有反抗、反抗、再反抗的策略性經營,才使愈幼稚、愈極端人物走上前沿指揮台。眾多民主大老不負責任地躲在背後,或順大流,或明知不可也為之,或無奈消極離開第一線又癡心為自己抓住一閃即逝的民主光環。
佔中損法治
遊行、集會、示威是香港市民的公共權利,誰也不能禁止與反對,那怕上下內外意見不同。佔中,其根本錯誤是違法、違規,直接第一衝擊是法律、法治。持續一個多月的佔中,使民主的訴求失去道德的制高點,喪失大多數市民的支持。
當佔中演變成佔金鐘、旺角,當交通要道變成雨傘廣場和民主大課堂,大家擔心青年學子被勝利衝昏頭腦。警察的催淚彈激發更多學生和市民的正義衝動,都被中央所謂不妥協、不暴力太極高手式應對而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局。部分激進者渴望把佔中演變為街頭革命,更多的參與者理智劃清界線,天真地以為顏色革命等於公民抗命,等於合法且無罪。
被視為麻煩製造者
很多佔中者內心充滿悲情和委屈,他們不但被中央視為英美勢力圍堵中國的棋子、台獨的盟軍,被香港警察視為治安秩序的破壞者,被大、中、小商家視為麻煩製造者,更被絕大多數上輩人和老輩人視為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忤逆兒。
這一次佔中,大陸民眾也極為反感,也成了學生的對立面和反對者。原因有三:一是大陸正實行習近平新政,內懲國賊敗類,外抗美日戰略打壓,深受民眾理解支持;二是中國經濟政治日益進步,所有民眾都不同程度享受到改革紅利;三是近年香港的街頭運動摻雜了反華厭中的不良元素,而香港社會又明顯得益於大陸的經濟發展。大陸民眾感覺到佔中運動帶有挑戰中央,疏離大陸,親近英美,類似顏色革命的成份。
佔中後的香港走向哪裏?路在何方?一方面要看新的設計師習近平有什麼新的思考,要看執政集團有什麼妙策高招;另一方面也要看政壇各路人馬有什麼主張和響應,也要看佔中運動的核心團隊如何為自己定位和作為。
看清局勢 民主不能寄於一役
寄語關心香港前途諸君,審時度勢極為重要:
一、中國和平崛起是大時代大背景,習近平是有理想、有抱負的領導人;
二、香港不被邊緣化,必須尊重一國,擁護中央;
三、兩制框架下的香港要明白法治與自由是社會繁榮的基石;香港的民主運動可繼續為大陸的進步做貢獻,繼續堅持平反六四之訴求,讓維園燭光年年點亮;本地的民主進步,繼續合法爭取,但要做到有理有節有利;
四、家和萬事興,香港社會深層次的矛盾問題必須由香港人自己解決。正如學聯給李克強總理的信說,香港的社會問題不少。所以,所有的香港人包括年輕人都應該集思廣益,共同商量。因此,築建新的議政平台和協商的管道非常重要。至於政改,必須循序漸進,不要破壞原有的體制和程序,亂中奪權,不受渴望和平與穩定的中國人(包括香港人)的歡迎。2017年的普選,最少也能夠行使一人一票,使得梁振英無法連任;而梁振英也必須再三思量,接受這嚴峻的考驗。所以,有什麼理由要破壞2017的一人一票普選呢?當然,提名委員會及提名的門檻是民主普選的技術性問題,如何克服這些障礙,有待大家一起努力。相信以後提名委員會成員將會由直選產生,民主不能寄望畢於一役,而需要長期爭取,民主尚未成功,大家還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