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教育改革的3 + 3 + 4,中學減去一年,大學增加一年,國際上讚羨的是香港的大學,都沒有把增加的一年,用作專業加深的用途,而是普遍地開闢了通識類的課程,以開闊大學生的學識視野。那是香港高等教育前進了一大步,擺脫了純粹職業培訓的角色,說明香港的大學是有教育專業見地的;而有些大學開設通識課程,就是以中大為鑑。
不少輿論認為這是「搶學生」之作,但願中文大學有更好的理由!可以看一下上述哈佛建議的新動向,也許會有不同的想法,否則像中國人說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代價太大了!
搶奪學生 得不償失
中大的醫學院建議,也可以成為一服清醒劑,讓香港其他的大學也審視一下:假如要成為有社會良心的大學,大可以放寬心懷,看看如何讓學生的品格成長,成為辦學的核心價值。
看到上海陳亦冰先生的評論,在讚揚上述哈佛「招生新議案」之餘,說在中國「用分數定優劣」,就像是「定海神針」,一旦變了,就會「公平頓失,天下大亂」。的確如是,在中國,很多人認為分數是最公平的。社會現實告訴人們,沒有了分數,就會有種種金錢、權勢、關係的介入,就再也沒有公平可言;而分數卻是真金白銀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得來的。這也許是中國歷代科舉文化的延續,一時難以動搖。
因此,中國最近推出的「高考改革」,人們寄予厚望。對於20多年以來不絕於耳的「應試教育」,雖然推倒不易,但與現狀比較,改革的強度是前所未有的。
以上海為例,準備2017年實施的高考,語文、數學、英語是三門必修,每門滿分150分;其他在政治思想、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命科學,選修三門,每門滿分70分,總稱3 + 3。
由於大學收生還是看總分,因此實際上就是模糊了文、理的界線,也降低了專門性學科的比重。這個意圖,在中國是突破性的。
另外一個突破性的是考試的時間性。語、數、英統一考試在六月份,但是英語也可以在一月份考;其他考試時間在高中三年裏面,「隨教隨考隨清」,目的是不讓所有科目的考試擠在同一時間發生,目的是分散高考的壓力。
問諸上海的教育同行,見仁見智。贊成的是肯定改革的決心和方向;擔心的是到了實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結果又會異化成為另一種考試壓力。的確如是,設計好是一回事,真正的結果還要看實施。設計好,大概只是成功的十分之一不到。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Pixabay)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