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輪到大學收生了!

前數周談到考試對學校生活的影響,很多朋友會說,考試的壓力不完全在於考試本身,而是考試結果的運用;而其中最顯著的,自然是大學收生的要求。大學收生雖然只發生在中學與大學的轉折點,但是大學收生的影響,卻籠罩着中學的高年級,甚至滲透到中學的低年級。最近幾件有關大學收生的新聞,一些帶有非常深刻的意義。   首先是哈佛大學的收生改革。今年1月20日,美國超過80所大學的招生辦公室(為文時已達到108所)組成聯盟,支持一項稱為《扭轉潮流》(Turning the Tide)的綱領,為美國的大學收生投下了一枚重型炸彈。這個近似聯合聲明的綱領,緣起是哈佛教育研究院的一項學校調查——Making Caring Common(讓關愛遍及人間)——揭露了學校裏面,學生太多的注意自己學業成就,太少的注意關懷別人與關心公益(common good),覺得在這方面,大學收生起了關鍵性的影響,因此提出要改變招生的方向。許多人沒有估計到,竟然即時一呼百應,獲得這麼多大學的支持和呼應。   哈佛研究 一呼百應   這份報告,沒有太多的譴責,而是提出招生的新方向。三條主線索:一、提倡對別人有意義的貢獻、社會服務以及參與公益活動;二、對學生的有關評估,必須顧及不同種族、文化與社會階層的多樣性參與;三、重新定義「成就」,兼顧公平對待不同經濟背景的學生,以及減輕過分的學業壓力(筆者意譯)。   具體建議有幾方面:考量對家庭的貢獻;考量學生日常的關懷意識與貢獻;優先考慮活動的素質,而非數量;不鼓勵學生多修科目(AP/IB);反對過量補習;降低入學測驗壓力(如SAT);擴寬學生對於「好大學」的觀念等。   更具體一點,重點注意的是持續一年以上的社會服務;領導能力不再是重點,而是學生的感受等等。   這樣的方案,實施起來當然會有一個艱難的過程。筆者過去專門訪問過哈佛的招生辦公室,他們的招生過程已經是不全看分數,而是幾十位招生人員,長年在各地訪問和了解中學,然後按照多個方面,逐個學生討論取捨,而不是只看分數。筆者過去在本欄介紹過,與這樣的招生過程以比較,我們香港的招生過程就顯得很「懶惰」。雖然今年不少學院也引進了面試等成績以外的元素,仍然是比較省力的。   現在要進一步降低成績的考慮,而加強人品的考慮;而人品的考慮,又着重在學生的意識、思想與日常態度,技術上肯定是要過許多難關。即使如此,這個報告,卻在大學收生的觀念上起了革命,起碼是一帖清醒劑,對於那些以為「現狀無法改變」的固定思維,是一種強力的衝擊,令人們頓然覺悟,原來大學收生是為了學生,而不是為了大學。大學的收生,影響的不只是大學本身,而是影響到整個教育制度和年輕人的生活走向。   大學收生 社會責任   我們要佩服美國大學的社會責任感。人們以為,大學收生不外是一場學生爭奪戰,關心的只是收到高材生;在華人社會,還有一句推搪的話「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結果可以不惜做出撕破臉皮醜陋的爭奪行為。《扭轉潮流》可以說是立於道德高地,表現出大學的崇高情操,如果我們用庸俗的利益得失觀點出發,就無法理解。   難免聯繫到最近中文大學醫學院的招生建議。假如付諸實施,中學畢業生可以直接進入大學二年級。從報章上看到的理由是,一年級的課程都是語文、文化、人文類,與醫學沒有直接關係。這是令人費解的!   通識課程,是中文大學素來引以為傲的教育元素。當年大學三年、四年之爭, 其中關鍵的原意,就是中大要捍衞她的通識課程。當年港大王賡武校長也主張大學四年,也是由於認為大學教育不應當作職業培訓。假如醫學院可以少一年,是否所有其他院系的學生都可以少一年?那影響將是深遠的。豈非是對中大傳統的一種逆動。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
前數周談到考試對學校生活的影響,很多朋友會說,考試的壓力不完全在於考試本身,而是考試結果的運用;而其中最顯著的,自然是大學收生的要求。大學收生雖然只發生在中學與大學的轉折點,但是大學收生的影響,卻籠罩着中學的高年級,甚至滲透到中學的低年級。最近幾件有關大學收生的新聞,一些帶有非常深刻的意義。
 
首先是哈佛大學的收生改革。今年1月20日,美國超過80所大學的招生辦公室(為文時已達到108所)組成聯盟,支持一項稱為《扭轉潮流》(Turning the Tide)的綱領,為美國的大學收生投下了一枚重型炸彈。這個近似聯合聲明的綱領,緣起是哈佛教育研究院的一項學校調查——Making Caring Common(讓關愛遍及人間)——揭露了學校裏面,學生太多的注意自己學業成就,太少的注意關懷別人與關心公益(common good),覺得在這方面,大學收生起了關鍵性的影響,因此提出要改變招生的方向。許多人沒有估計到,竟然即時一呼百應,獲得這麼多大學的支持和呼應。
 

哈佛研究 一呼百應

 
這份報告,沒有太多的譴責,而是提出招生的新方向。三條主線索:一、提倡對別人有意義的貢獻、社會服務以及參與公益活動;二、對學生的有關評估,必須顧及不同種族、文化與社會階層的多樣性參與;三、重新定義「成就」,兼顧公平對待不同經濟背景的學生,以及減輕過分的學業壓力(筆者意譯)。
 
具體建議有幾方面:考量對家庭的貢獻;考量學生日常的關懷意識與貢獻;優先考慮活動的素質,而非數量;不鼓勵學生多修科目(AP/IB);反對過量補習;降低入學測驗壓力(如SAT);擴寬學生對於「好大學」的觀念等。
 
更具體一點,重點注意的是持續一年以上的社會服務;領導能力不再是重點,而是學生的感受等等。
 
這樣的方案,實施起來當然會有一個艱難的過程。筆者過去專門訪問過哈佛的招生辦公室,他們的招生過程已經是不全看分數,而是幾十位招生人員,長年在各地訪問和了解中學,然後按照多個方面,逐個學生討論取捨,而不是只看分數。筆者過去在本欄介紹過,與這樣的招生過程以比較,我們香港的招生過程就顯得很「懶惰」。雖然今年不少學院也引進了面試等成績以外的元素,仍然是比較省力的。
 
現在要進一步降低成績的考慮,而加強人品的考慮;而人品的考慮,又着重在學生的意識、思想與日常態度,技術上肯定是要過許多難關。即使如此,這個報告,卻在大學收生的觀念上起了革命,起碼是一帖清醒劑,對於那些以為「現狀無法改變」的固定思維,是一種強力的衝擊,令人們頓然覺悟,原來大學收生是為了學生,而不是為了大學。大學的收生,影響的不只是大學本身,而是影響到整個教育制度和年輕人的生活走向。
 

大學收生 社會責任

 
我們要佩服美國大學的社會責任感。人們以為,大學收生不外是一場學生爭奪戰,關心的只是收到高材生;在華人社會,還有一句推搪的話「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結果可以不惜做出撕破臉皮醜陋的爭奪行為。《扭轉潮流》可以說是立於道德高地,表現出大學的崇高情操,如果我們用庸俗的利益得失觀點出發,就無法理解。
 
難免聯繫到最近中文大學醫學院的招生建議。假如付諸實施,中學畢業生可以直接進入大學二年級。從報章上看到的理由是,一年級的課程都是語文、文化、人文類,與醫學沒有直接關係。這是令人費解的!
 
通識課程,是中文大學素來引以為傲的教育元素。當年大學三年、四年之爭, 其中關鍵的原意,就是中大要捍衞她的通識課程。當年港大王賡武校長也主張大學四年,也是由於認為大學教育不應當作職業培訓。假如醫學院可以少一年,是否所有其他院系的學生都可以少一年?那影響將是深遠的。豈非是對中大傳統的一種逆動。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