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角色

沒有對教育的重新認識,沒有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重新設計、全民努力,就只會在過時的教育體系裏團團轉,不斷重複過時的操作,到頭來教育只會愈來愈糟。

陳舊觀念 不提學習

 
三、雖然為時大約三年的廣泛討論,已經把「教育」的話語轉移到「學習」;一些國際機構已經把「全民教育」的口號改為「全民學習」。不過,文件之中提到學習的地方不多。10項子目標,只有一處提到 learning outcomes(學習成果,4.1),只有一處提到 learning environments(學習環境,4.a)。
 
會議上,有不少意見覺得這些子目標欠缺學習這個元素,就沒有了內涵,每一條都是老生常談。不過,對於這一點,很多前線教師的代表有點似懂非懂,也許因為在他們的國度沒有討論「學習」的經歷;教師工會的代表則覺得更應該強調的,是教師。
 
四、也不是完全沒有提到「學習」,但是會議談得很多的是 learning metrics(學習指標體系)。這也是過去這兩三年討論教育目標時,經常遇到的情況。以前一談到教育發展,就是「入學率」、「在校率」、「輟學率」、「師生比」,彷彿這些數字提高了,教育就是發展了。現在這種思維還沒有徹底改變,但是很多人都開始談學習了。
 
然而,人們一談到學習,就要談學習成果(learning outcomes),接着就是討論學習的測量(measurement)。周前在埃及,有一位世界銀行的退休專家就說:「歸根究柢,可以說,沒有學習的測量,就沒有學習!」這句話要是拿到上海、新加坡,或者香港,就會覺得奇怪:能夠測量的學習成果,其實是有限的;很多學習成果不是馬上見效的,或者是經過各種學習綜合而成的。
 

體系過時 自說自話

 
也就是說,不都是即時可以量度到的,也不是分析性的分割的指標可以量度得到的;把一些低等技能的測量方法,硬搬到比較複雜的學習,就會顯得很幼稚;可惜很多地方正在走這條路。
 
不過,教師代表們擔心的卻是另外一回事。他們擔心的是,用學習指標測量出來的學習成果,作為學生的表現,來衡量教師的業績,甚至用來決定教師的職業前途。實際上,不知不覺之中,教師變成了改革的對象,而不是賴以改變現狀的力量。
 
這是在許多國家在政者心目中的「工廠模式」。以為學生是原料,畢業生是產品,而教師則是從事生產的工人;於是,要產品優良,就要盡量管好工人,於是教師就成了教育改革的入手點,而沒有想到教師面對的是活生生的學生。只有學生,才能最後掌握學習。實際是,沒有對教育的重新認識,沒有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重新設計、全民努力,就只會在過時的教育體系裏團團轉,不斷重複過時的操作,到頭來教育只會愈來愈糟。
 
原文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亞新社)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