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教育

學習是人類的天性,教育卻不是。教育是成年人為下一代設計的學習方案,這種設計,會隨着社會的變更而演化。
這個題目,在中國內地、台灣已經用得相當濫了,可以說沒有了新意。這裏仍然用這樣一個題目,是因為人們容易把兩個概念混淆:一是根據目前弊病,設想一個沒有這些弊病的教育世界;二是跳出教育本身,看看社會的變化,看看教育如何面對新的社會。
 
在悉尼舉行的世界銀行工作坊,筆者作了一個開題主旨報告,兩天的討論都有人不時論及;後來有幾個地方聞風邀約。筆者所論,讀者也許已經很熟悉,不過是集中在半小時內扼要而已。這裏不避重複,拿來與讀者分享。
 

學校制度的根源 社會變化的挑戰

 
一、學習是人類的天性,教育卻不是。教育是成年人為下一代設計的學習方案,這種設計,會隨着社會的變更而演化。
 
二、現代學校的設計,不同於古代的科舉、佛學院、回教學校、英國「公學」。不同地方主要有二:第一,經濟話語,為了社會的人力需求,也為個人的就業需要;第二,工廠模式(或曰種植模式),要學生集體按照設計內容、方向,塑造預期的「人才」。
 
總的來說,古代的教育,關注的是人;現代的教育,關注的是人力資源。教育形態是工業社會大規模生產形態的影子。
 
三、社會變了,還在變,而且變得愈來愈快。大規模生產,正在轉化為「小量多款」。嚴格分工金字塔式的機構,正在轉化為與服務對象「對口」的「一站式」單位。個人,從一而終的職業生涯,已經轉化為多元、多變、莫測的行業身份與組織關係。對個人的要求,也從一勞永逸的學歷,轉化為不斷的自學、應變、創新等能力,以及和善、誠信、敏銳等品格。而且,工作以外,家庭、社區、文化、宗教、政治等方面,期望也愈來愈高。
 
四、在工業社會高峰出現的現代學校體系,因此遇到嚴重的挑戰。假如去除人力資源的因素,反璞歸真認真考慮學生的學習,教育許多觀念就很難站得住腳。
 
例如,不同的學生,要按照劃一的過程、劃一的內容、劃一的評估而生活。然而,學習科學根本的一條:不同的學生,學習會很不一樣。又如,學習的內容,不少除了以應付考試升學以外,沒有多少應用的價值。
 
然而,學習科學告訴我們,應用的過程,才是學習的經歷。再如,教育的評估,大多是以紙筆考量懂得多少,甚或記得多少,甚少設計與創作。然而,學習科學告訴我們,學習的成果,在於理解;而理解的成果,在於運用。更如,學校的生活,大部分被知識的傳授所充塞;學生的時間,也大部分被「學業」所霸佔。然而,學習科學告訴我們,年輕人需要豐富的學習經歷作為營養,才會有健康全面的發展。
 
如此,則必須重新思考教育的真正意義,讓教育恢復她本來的天職!
 
五、好景不常,過往的一些基本假設,都未必成立。
 
例如,根據美國一項統計,近年人口的增長,超越了職位的增長。長此下去,並不一定可以假定人人都可以就業。又如,天災、意外、流行疾病、能源缺匱等等,都因為人類的過度活動而日趨嚴重,不能假設人類可以維持目前的生活習慣。再如,戰爭、動亂、恐怖行動、難民人潮等等,片刻家破人亡;不再可以假設和平安定的社會生態。更如,貪污、暴政、財政危機、政黨爭鬥等等,都在加深着社會的不均,腐蝕着人類社會,不知何日社會架構會一朝崩潰。
 
這些現象,20、30年內不會消失。我們的下一代,能否適應而生存?能否脫穎而成功?這些敗象,我們的下一代,又有沒有魄力去改變?
 
六、教育的發展,自第二次大戰以來,從來就是各國關注的大課題。不過,1960至70年代,人們的注意點是「體系」;重點是如何讓盡量多的孩子入學。於是講究入學率、教育規劃、學校特點、教育財政、教育體系的內部效益、外部效益等等。1980年代,人們開始發覺,孩子入了學,有用嗎?於是把政策的重心降到學校;當時時興的是研究學校效能,後來有異化為學校管理。1990年代以還,教育政策的重心又再往下移。在美國、英國,重心移到了教師;認為要學生學得好,先要把教師管得好。所有這些政策,其實都搔不着癢處!
 
在東亞這一帶,則傾向於把政策重心直接移到學生;把學生學習的內容和過程弄清楚了,教師、學校、體系要做什麼,就容易設計了。筆者認為是走前了一步。
 
七、因此,筆者認為,必須把學生學習作為教育的核心考慮,否則教育將無法走出她的困境。而學生學習,最關鍵的,是要把學生學習的天性釋放出來、煥發出來,讓他們成為主動的學習者。這是改革,而不是改善;不是讓學生學得快一點、成績高一點、甚或是簡單的愉快一點。因此有筆者的寓言:動物園面臨失火,首要的是打開牢籠,把動物都釋放出來。
 
八、但是這必然是一個艱難而長久的過程。以上所引發的改革思考,是與我們熟悉的、根深柢固的教育理念相悖的。教師、家長、社會,都已經沉浸在我們熟知的教育文化之中,久入鮑魚之肆,許多事情都以為是理所當然的。須作改變的,不是學生的學業成績是否提高,不是隨便一兩種教學法,不是一兩所學校的成就,不是一兩項教育政策的成功,而是整個教育理念的變化。
 
倒過來說,這種艱難而長久的改革, 又的確是由學校底層發生的變化開始的。學校的變化,不一定有宏觀的理論,但是他們最直接經受挑戰,因此他們設計的變革,尤其是不按傳統常規的變革,最能說明改革的方向,而且經得起實踐的考驗。珍惜學校裏面的一點一滴創新,是新時代教育改革的起點。
 
九、從決策者來說,須有幾方面的範式轉移。從經濟話語(DGP,就業),轉為學習話語(學習為重、學生為主);從缺失模式(彌補缺陷),轉為進取模式(進入新境界);從工廠概念(驅動師生),轉為專業概念(釋放學生);從種植形態(種瓜得瓜),轉為放牧形態(提供水草);從各自為政(部門分割),轉為共同協作(全民動手)。
 
十、結尾,還是那句話,社會變了,人們的思維方法都變了。工業社會,重視的是解析、規條、結構、清晰、齊整、滙聚、正規、確切、最好是把複雜的現實歸納為幾個簡單的參數。現代社會(姑稱為「後工業社會」),則講究總體、靈活、鬆動、模糊、多元、發散、隨意、估測、準備容忍盤根錯節的複雜理念。許多其他的社會部門都已經變了,教育也要變!
 
原刊於《信報》,獲授權發表。
 
(圖片:Pixabay)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