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教育 掙扎難達
回顧起來,1960年代提出的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是一個崇高的教育目標。當時的提出,受到「人力資本理論」的支撐,是教育理念的一個大突破。也就是說:一、資本不限於物質資源,也有人力資源;二、教育也是投資,有社會與個人的回報;不投資、少投資,長遠會吃虧。因此,各個國際機構、各個發達國家的援助組織,都準備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在教育上面投入大量的資金。
可是歷史的發展卻無情地向我們展示,教育的發展,往往簡化為學校的發展,又在簡化以學生入學為目標。至今,許多發展中國家,小學入學率仍然是奮鬥(或掙扎)的目標。這種現象,為全球提出了許多嚴肅的問題。
一、許多國家,經過這麼多年,就是無法讓所有兒童入學;許多國家的「入學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是什麼原因?經費不足?政府不力?我們指望教育可以振興經濟,但往往是教育不前,經濟停滯。這裏面,恐怕不是簡單的直線因果關係。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又似乎各有不同的圖像。一味的投入經費,嚴格的監察,是否就能解決問題?
二、這次可持續發展目標,在教育方面的一個大突破,是以「全民學習」(Learning for All)代替「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許多國家還有許多沒有入學的兒童,或者失學,或者中途輟學,他們在學校體系之外,要不要學習?聯合國兒童基金會、Save the Children 這兩個機構,多年前已經帶頭用「Learning for All」的口號,是進了一大步。
這一步不容易,筆者曾經在一個會上聽到一位南亞的教育部長,反對以「全民學習」代替「全民教育」,理由是:「我們這些年來,千方百計,就是為了讓兒童進入學校;假如承認不進學校也能學習,我們的政策將會崩潰」。這也可以反映出一些政府的關注重點。
全民學習 超越學校
三、受了教育,也就是進了學校,並不一定會有學習。這是各個國家也面臨的問題,即使是像歐、美這些發達國家,教育制度非常發達,但是學生學習的效果卻不高。最近聽一位美國的資深評論員說,有統計指出,美國高中畢業生的平均語文水平,是七年級。因此,「全民學習」與「全民教育」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四、由上述推導,經濟發達的國家,她們的教育制度也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而許多發展中國家還在以這些「發達」教育制度為發展目標。她們也許正在陷入她們的「典範」失敗的老路,如果不把學習作為的發展的主要目標,說不定正在浪費資源,承受失敗的教育模式。
這些問題,在國際組織之中,不能說很有共識。不過這次可持續發展目標裏面,教育(目標4)的總體目標是:「為所有人確保包容、公平的優質教育,並促進終身學習機會」。可以說是目前可以達到的最優、最全面的共識,裏面包括「全民」、「包容」、「公平」、「優質」、「終身」幾個方面。
《仁川宣言》裏面有這麼一段話:「我們深為關切地注意到,今天世界上的失學兒童很大部分生活在受衝突影響的地區,而且教育機構遭受的危機、暴力和攻擊,以及自然災害和流行疾病繼續在全球干預着教育和發展」;「我們承諾發展更加包容、更具反應力和復元力的教育系統,以滿足這些局勢下的兒童、青年和成人的需求,包括境內流離失所者和難民的需求」。這種思路,遠遠超越了對「入學率」的追求。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亞新社)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