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基於萬物一體的善經濟:哲學思想為善經濟奠定理論基礎〉(之九)
19世紀,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指出人類的本性是利他的意向。他認為,利他讓人類免於滅絕的危機。達爾文觀察到,在物種之間的競爭中,具備利他的物種較容易在競爭中生存下來,從而得出利他精神是進化過程所衍生出來的。
近代心理學家蘇伯(Sober)和威爾遜(Wilson)通過實驗研究指出,道德上的利他是基於進化原理的,它有助於促進物種的延續及社會規範的建立。社會規範將高度利他的特質轉入個體的自私特質中,使得利他心理逐漸產生人類進化的心理行為模式,即「親近互動機制」。
人類為何發展出互助與利他文化,而其他物種,如猩猩群體,則沒有呢?這主要是因為人類與猩猩的生活形態差異頗巨。在原始社會中,人類之間的緊密聯繫讓人類逐漸意識到幫助別人對自己與族群都有好處。這種親密的群體生活就衍生出可被預期的行為模式。在高度物種競爭的環境中,互惠和利他行為更容易利於個人與群體的生存,因此成為人性的本然、實然。
進化論學者從社會文化及生物基因遺傳兩種角度來解釋人類利他作為實然本性形塑的過程。根據「親近互動機制」,人的行為和態度是通過學習他人的行為而建立的,這與俄羅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Vygosky)的「最近發展區域理論」相似。
利他群體與物競天擇
進化論學者進一步從基因的遺傳解釋了生命特質的傳遞,例如超基因突起並不能改變基因本身,但是它會抑制某些基因的表達,例如當一只幼鼠與母鼠的互動疏遠,這些幼鼠成長以後,會和他們的母親一樣,與自己所生的幼鼠互動較不頻繁。這說明生物的行為受周圍生命的影響,社會文化環境可以改變生物特質。
那麼,利他的心理如何成為道德的應然?進化論心理學者也認為,宗教的起源是道德應然的肇始。對於超自然的畏懼有助於族群的生存,這種畏懼逐漸轉化成宗教儀式。而在宗教儀式中贊許利他行為。因此,利他行為的「本然」與「實然」從進化論的角度具有歷史性。
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觀點認為,人類在歷史的演進中,是由生產方式與生產的關係決定人性。湯恩比在其著作《歷史研究》中提出的「挑戰與回應」模式指出,人類文明的進步往往產生於對外在環境艱巨挑戰的應對。
但在地球的生物發展歷史上,許多同樣或更為脆弱的物種,甚至早已滅絕的物種,並未能發展出群聚或群體力量來讓族群生存下來。我認為,人類獨有的某種特質與智慧是推動「親近互動機制」發展的關鍵;因此,利他性情很可能是個人內在的本然。
儘管地球上許多物種具備群聚特質,但牠們並未發展出利他的道德倫理體系,例如蜜蜂和螞蟻雖然是龐大無個體意識的分工互動組織,但這是物種本能性的利他(利益自我族群),並未產生道德上應然的倫理觀。
利他成為道德上的應然,是人類特有的生命模式,並非全然產生於「親近互動機制」。這一機制並非解釋道德利他觀點產生的最佳論點。
人類發展出利他思想與性格的關鍵因素,在於人類本然的特質,如抽象思考能力、道德傾向、親情互愛的特質。群聚生活與利他觀念是不可分割的,兩者共同構成了人類獨特的文明特徵。
〈善經濟:利他、和合、共善〉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