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們應該深入思考的事

以往讀歷史、地理,總說香港獨處一隅,現在大灣區(灣區經濟)的概念成熟了,政策上有鼓勵,是時候勇敢些,出外闖闖了。老師們、家長們同意嗎?

每年11月,都是教育界人士聚會的黃金期。同學會、校友會、研討會等,此起彼落,期間有些討論,希望與大家分享:

本港學生的近期表現

根據2022年PISA成績(以15歲學生表現為標準,註),相對於2018年,本港學生數學排名第四,保持名次,閱讀下降7名,排名11位,至於一向令人擔心的科學,排名上升2名,位列第7。今次的成績令學界十分觸目,因為是疫情前後的比較。據學者分析:疫情期間,學生比較注重容易取得分數的學科,對閱讀的動機降低,故有以上的表現。大家關心疫情前後的分別,到此舒了一口氣,由此可見教師在疫情期間的辛勞,也有回報,但在這報告牽涉的其他方面,也有些值得擔心之處:

(A)位在前列位置的國家及地區,學生對學校的喜愛程度及歸屬感,香港是較低的,為什麼?成績排名的競爭及教師會是學生的壓力來源嗎?值得研究;

(B)根據統計,本港學生每周運動時間是偏低的。相信這命題大家不會陌生,由幼稚園教育開始,因為校舍空間狹窄,活動從來是奢侈品,更毋論體育課了。最近得悉教育部重申每周體育課時,小一、小二每周四節,小三至初三每周三節,甚至討論每天設一節體育課。體育活動對身體健康的好處,專家多有論述,身體健康,精神才會健康,是常識,也是共識,教師家長們多注意了。

香港的學生愛上學嗎?

由以上論述,專家懷疑本港學生對就讀學校的歸屬感。學生愛上學嗎?便是值得關心之處,多年前有一位熟悉香港留學生表現的朋友對我說,本港留學生,與內地留學生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他說:「香港的留學生畢業回港時,首先在宿舍丟掉的是上學用的教科書,而內地學生最先打包行李的是用過的書本」。希望有朋友向我說這是否常有的現象。

我退休後大概有10年在浸會大學兼職教擬任校長班及中層訓練課程,每周總有二至三次在浸大學生飯堂午膳或晚膳,我發覺周遭的同學們很多是「普通話人」,我請教一位在浸大服務的朋友,他說:「對呀,我們的高等學位,即是讀碩士及博士的,大部分是內地生。」他繼續說:「本港大學畢業的學生,很多急急離開學校,找工作,結婚,買樓,不再讀書了。空缺幸好有內地生填補,他們交更多的學費,而讀書態度認真,推高了高等教育學位的平均學術水平,對本地生有一定激勵作用,也提高學術研究成績,一舉兩得。」

最近有朋友對我說:「不得了呀,原來高才通計劃,高才可以帶子女來港,入讀官津學校,我們的學校學位,豈不被擠壓了?」我對他說,「一般港人應是這般想的,我有些經驗告訴我,這不一定是壞事。香港的出生率偏低,這個舉措應受一般學校歡迎,就算是大學學位,雖然有一定的競爭,需要時擴收名額,不是可以嗎?更符合把本港建造成教育城市的願景。香港旅遊業式微,把酒店的房間,改建為大學生宿舍,十分環保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香港的青少年面對競爭,敢於競爭,才能建立能力克服困難,至於說高才通內地人來的多,降低大學的國際化。我們多向一帶一路國家招手,不就可以了嗎?朋友為之語塞。

本港青少年解難的能力

在一個晚飯場合,有深圳來的朋友問我:「我總發覺香港的青年人不肯創業,為什麼?」我想了一會,回答他:「香港地少人多,租金貴,薪酬高,生活費又高,青年人不容易儲蓄一筆資金,開創事業,也有因為之前一段香港的黃金時期,大學畢業便有穩定工作,穩定收入,政府缺少資助及鼓勵,一般青年也不敢冒險創業。」他好像有點明白,我續說,環境的因素重要,我用教師的口吻說,「一個細小的島國,人民為了生活,一定乘船外闖,一個地大的國家,人民大多務農,耕種,等收成,不會離開,更不會飄洋過海找生活。外向、內向就是環境因素形成的。」

話雖如此,深入想想,是時候鼓勵青少年向外闖了,以往讀歷史、地理,總說香港獨處一隅,現在大灣區(灣區經濟)的概念成熟了,政策上有鼓勵,是時候勇敢些,出外闖闖了,老師們,家長們同意嗎?走出去,引入來,人口、人力流動,資金才會流動,打出另一片天地。

註:PISA是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的簡稱,是由聯合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創建的計劃,3年舉行一次,2022年共81個國家及經濟體系參加。

馮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