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操場「星月四季」

上周四晚,中環古蹟建築群的大館迎來了一場令人期待的戶外音樂會,澳洲國寶級室樂團帶來的「星月四季」音樂會,為觀眾呈現了韋華第《四季》與西亞鄂圖曼風格音樂的巧妙融合。

中環古蹟建築群的「大館」,上周四晚奏響一場難得一聽的戶外演出。國寶級的澳洲室樂團聞名遐邇,曾多次來港演出,我等並不陌生。但這次演出的節目構思和配搭耳目一新,把耳熟能詳的韋華第《四季》與西亞鄂圖曼(Ottoman)風格音樂逐一交替演出,故名「星月四季」音樂會,為今年「大館操場音樂節」揭開序幕。

饒有意思的是,明年是韋華第《四季》出版300周年,上周一香港大會堂由香港管弦樂團第一副首席梁建楓也演過一次,同一個星期演出兩個不同版本的名作,香港樂迷有福了。

關於《四季》的跨界合奏,早於1991年北京中央樂團交響樂隊演過一次,由劉長福以高胡獨奏,擔任指揮的正是現任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這次新編合演版本請來兩位埃及裔、現居澳洲的杜華德(Tawadros)兄弟參與演出。其中哥哥約瑟夫創作7首短編作品,親自以烏德(Oud)琴獨奏,和弟弟詹士以手鼓等敲擊樂一起,既領奏自己的作品,也參與個別《四季》樂章,與澳洲室樂團合奏。整體效果趣味盎然。

烏德琴源自古波斯的傳統彈撥樂器,琴音近似結他或中阮,只是琴弦更多(目測十二弦)。杜華德是當今烏德琴大師,他的音樂感和節奏感俱強,與弟弟是全程背譜演出,全靠眼神與樂團藝術總監兼獨奏托尼提(Richard Tognetti)對望彈奏,過程中頗有即興氛圍,也彈出藍調風格。

巴洛克時期的演奏經常有「加花」習慣,即興地加入額外音符以炫耀器樂演奏。當晚演出「加花」的情況不少,小提琴、魯特琴以至古鍵琴固然炫技,烏德琴和手鼓為熟識的音符增加了嶄新的層次和效果,為現場加添不可預知性的刺激,從此《四季》不一樣。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周光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