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變身藝術家 煥發千年古村生機 香港新聞聯走進美麗鄉村 點讚浙江共富之路

21日,香港新聞聯采風交流團一行來到了浙江寧波城楊村,這個通過藝術賦能,從落後小山村成為網紅打卡村的千年古村落,引得團員們嘖嘖稱讚,「綠水青山,景美民富,看到了浙江共同富裕的發展之路」。

在千年銀杏旁的書吧裏,收藏着幾十年前的老式收音機、首飾盒和煤油燈;木頭和紅磚搭起來的文藝小屋中,碼着整整齊齊的柴火;走在鄉間小道上,隨處可以見大型裝置藝術作品、展覽館、木工坊相映成趣。21日,香港新聞聯采風交流團一行來到了浙江寧波城楊村,這個通過藝術賦能,從落後小山村成為網紅打卡村的千年古村落,引得團員們嘖嘖稱讚,「綠水青山,景美民富,看到了浙江共同富裕的發展之路」。

采風交流團走進城楊村。
采風交流團走進城楊村。

海歸姑娘回村開麵包店 日售300個

2020年,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的師生來到城楊村,帶領村民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編織了一頂直徑達6米的巨型竹編農夫草帽,從此這個曾經沉寂的千年古村落開始發生了巨變。師生們還把村裏的木匠、泥匠、漆匠等能工巧匠集結起來變身「藝術家」,對村裏的公共空間、閒置地塊、便民設施進行改造。在沒有大投入的情況下,整個村莊煥然一新,遊客也是絡繹不絕趕來打卡,村民就在家門口經營起各類餐飲、農特產品、手工藝品、農家樂,生意和日子愈來愈紅火。

這家麵包店一天大約能賣出300個麵包。(文灼非提供)
這家麵包店一天大約能賣出300個麵包。(文灼非提供)

「我們的麵包是用柴火窯烤出來的,特別鬆軟。」店主朱芷怡是一位從義大利留學回來的零零後,她一邊熱情地邀請團員們試吃,一邊說,「我之所以選擇來這裏創業,就是看中了城楊村的好風景,而且村裏對年輕人創業還有很好的幫扶政策。現在很多人都通過小紅書、抖音等平台了解城楊村是一個藝術村,漂亮又出片,所以來村子裏遊玩的客流量不斷增加,我們的生意也愈來愈好,一天大約能賣出300個麵包。」

她告訴記者,店名e la vita在意大利語的意思是「這就是生活」,也是希望為古老村落帶來新的生活方式。 同時,她坦言:「其實一開始,我也沒想過自己會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員,但後來想想,我們這家店也確實帶動了部分人流量來村裏買麵包順道遊玩一下。這也讓我覺得開這家店變得更有意義。」

在寧波海歸姑娘朱芷怡開的麵包店“e la vita”里,采風交流團品嘗了美味的窯烤麵包。
在寧波海歸姑娘朱芷怡開的麵包店e la vita里,采風交流團品嘗了美味的窯烤麵包。

城鄉發展平衡 見證共同富裕

「小小的一個鄉村能把每個村民的積極性都調動出來,每個人都愛護鄉村,把生態環保和經營管理結合起來,我覺得這個非常難得。」香港新聞聯副主席、灼見名家社長兼行政總裁文灼非說,「這裏不僅有綠水青山,而且還發揮好每個人的聰明才智,做麵包做得好可以賺到錢,做咖啡做得好可以開分店。這一點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明報》記者陳灝也表示,在這裏看到了真正的共同富裕。「早就聽說浙江城鄉發展很平衡,就算在農村,村民的生活也很富裕,今天確實親眼看到了。」香港中通社記者譚暢更是用吳冠中畫中的水墨江南來形容城楊村:「整個村子看起來就像是一副畫。周末和家人、朋友來這裏度假休閒,享受慢節奏的生活,一定非常愜意。」

咖啡店的老闆成功創業,開了多家分店。(文灼非提供)
咖啡店的老闆成功創業,開了多家分店。(文灼非提供)

參觀寧波幫博物館 感受浙港一家親

「我和董建華先生有過很多交流,總能感受到他對故鄉的感情很深。今天在這裏看到很多有關寧波幫的介紹,我就覺得非常親切。」20日,香港新聞聯采風交流團一行前往寧波幫博物館參觀,香港新聞聯副主席、灼見名家社長兼行政總裁文灼非表示,「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在香港也引發了極大關注。相信寧波幫精神一定能夠推動香港下一步發展。」

在寧波幫博物館內,采風交流團閱覽習近平主席給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的回信。
在寧波幫博物館內,采風交流團閱覽習近平主席給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的回信。

寧波幫博物館以「篳路藍縷」、「建功立業」、「赤子情懷」、「群星璀璨」、「薪火永傳」五大主題,生動展現了寧波幫從艱辛創業到輝煌成就的壯麗篇章。當看到邵逸夫、包玉剛、董浩雲、曹光彪等等一大批香港政商文化界知名人士與家鄉寧波的情緣故事出現在博物館時,採風交流團團員們紛紛拿起手機,記錄下浙港一家親的真實寫照。

「在香港的浙江人非常多,在香港浙江菜也很普遍。我參加過許多浙江同鄉會的活動,他們也都非常團結、興旺。 」文灼非說,「所以我覺得,未來浙港兩地的交流合作肯定會更密切,在香港下一步的經濟發展中,也要更努力去發揚寧波幫精神。」

寧波幫博物館內陳列着包玉剛的桌子、躺椅和腳踏。
寧波幫博物館內陳列着包玉剛的桌子、躺椅和腳踏。

 

像回到了媽媽的懷抱

在博物館展示的一首寧波童謠前,香港新聞聯副主席、海灣媒體資本投資高級顧問顧堯坤特別激動地說:「小時候,我母親也有教我唱過這首童謠。」他告訴記者,寧波是母親的故鄉,2019年母親離世前,每年都會陪母親回鄉小住。「現在再到寧波,就感覺像回到了媽媽的懷抱。」

「小時候就聽母親說起很多關於寧波的事,比如有碼頭,很繁華,另外寧波人做生意很厲害。 我也有很多的寧波籍朋友,從他們身上我也學到了不少經營之道。」他說,「今天看到了寧波幫博物館裏的許多介紹,更感覺到寧波商幫的厲害。 他們不僅為香港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也滿懷桑梓之情,捐資辦學、創辦企業反哺家鄉。相信浙江與香港的情緣一定會繼續。」

館內展出董浩雲的歷史資料。(文灼非提供)
館內展出董浩雲的歷史資料。(文灼非提供)

包玉剛建立公司的經歷。(文灼非提供)
包玉剛建立公司的經歷。(文灼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