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員呼籲不如誘之以利

到底北部都會區應採用什麼融資模式?如果要引入發展商或財團,是否會再用數碼港模式,即發展商負責興建設施,政府則容許它有物業發展權,未來可以賣樓獲利?

中央大員召集會議,定必是有重要信息傳達,但這些信息應該如何解讀,往往不容易猜透!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11月8日跟香港29名工商界人士座談,報道指,夏寶龍向工商界人士說,「需要大家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新產業、新生態,為香港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為香港拓展發展新空間」。這些都是大路話,容易理解。

比較特別的,是港澳辦在座談會當天晚上發出新聞稿,引述夏寶龍在座談會上的談話:「今日之世界非昨日之世界,香港也不能僅靠傳統優勢『一招鮮、吃遍天』,必須銳意改革,主動作為,在變局中打開香港新天地。」這段話就不容易理解了!是否指有些人不知道世界已變,還抱着吃老本心態,不思進取?

評論界有不同解讀,有說香港工商界仍未擔當起積極角色,對北部都會區及政府的長遠發展規劃反應冷淡,因此要召開座談會親自動員,要求工商界更積極投資香港。

也有一種說法,是過去有聲音認為中央不支持新田科技城、人工島填海等,但夏寶龍公開表態,清楚表明支持北部都會區發展,也支持交椅洲人工島項目,召見工商界,是希望他們都支持這兩大項目。至於要由中央大員親自喊話,是否工商界過去對這兩大項目確並不熱中?

此外,也有分析指,這次座談會的重要話題,是要求與會者報告自己企業和機構,在助力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工作上,有什麼具體行動。也有資深建制人士認為,這次座談會屬先禮後兵,現在香港已到水深火熱的地步,工商界不能再袖手旁觀!

中央大員現在是耳提面命,希望工商界盡快起來行動,支持特區政府落實各項長遠規劃。(Shutterstock)
中央大員現在是耳提面命,希望工商界盡快起來行動,支持特區政府落實各項長遠規劃。(Shutterstock)

中央覺工商界未主動作為

以上種種說法,都是從不同角度解讀今次座談,但主線看來是中央覺得香港工商界在當今大變局之下仍未認清形勢,仍沒有主動作為,中央大員現在是耳提面命,希望工商界盡快起來行動,支持特區政府落實各項長遠規劃。在公眾眼中,這次座談會看到的,是工商界的負面形象。

也許連北京都感覺到有這種負面印象,於是港澳辦在11月14日發表以「港澳平」署名的文章,指「面對當前香港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工商界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勇於擔當、挺身而出,支持政府拼經濟、謀發展,積極助力國家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如此正面肯定工商界,跟座談會當天晚上聲明所言「香港也不能僅靠傳統優勢 」,表達的顯然是兩種態度──港澳辦11月1日引述的「談話」內容令人感到有貶意,但「港澳平」文章則明顯是對工商界高度讚揚。

商人投資因有利可圖

北京對香港工商界向來高度重視,收回香港時中央承諾50年不變,是指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有了這個大前提,北京對工商界特別看重,因為資本主義50年不變,就必須以工商界為主體,再進一步,港人治港應該是商人治港,而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就正是以商人背景出任特區政府第一任特首。

自改革開放始,港商就一直是內地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他們一批又一批北上投資設廠,為內地輸入人才、資金、管理,為內地製造業打下堅實基礎。港商雖然在國家改革開放過程扮演了關鍵角色,然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港商北上投資,除了有家鄉情、愛國心,最重要的還是北上營商有利可圖;據早年北上在珠三角開廠的港商徐百弟接受德國之聲(2018年12月6日)訪問時透露,國家改革開放初期,珠三角的平均工資為人民幣70元,相等於香港工人的百分之一,再加上大陸地方政府提出許多優惠政策,令不少港商願意冒險北上投資。

唯利是圖乃商人本色,在香港,蝕本生意無人做,過去政府發展新市鎮,都是由政府先興建公屋,遷入大批居民,令新市鎮有了人氣之後,其他商用設施才接着由發展商投資興建。可以說,新市鎮的發展基本上都是由公屋牽頭,以公帑帶動發展,政府主要考慮解決房屋、整體人口分布等「社會問題」,至於經濟發展則並非主要考慮因素。

北部都會區跟新市鎮模式截然不同,據政府構思,北部都會區是要解決房屋和就業問題,同時推動創新科技發展,希望突破過去香港經濟發展中心區都在港島及九龍、而新界北有大片土地卻一直是低度發展地區的現狀。

北部都會區跟新市鎮模式截然不同。(Shutterstock)
北部都會區跟新市鎮模式截然不同。(Shutterstock)

過去發展科技項目一波三折

北部都會區未來會發展創科產業,與創科相關的土地估計佔240公頃;政府的構想,是希望在中環有金融區、在港島和九龍有商業區(金鐘、灣仔、尖沙嘴)、在西九有文化區,新界北就會打造成全新的北都創科區;各「區」鼎足而立,屆時北都一面發展新興產業、推動本地再工業化,另一面加強北部都會區與內地的銜接發展,加快港深共融,成為大灣區內一處新興發展重點區域。

特區政府過去發展科技項目可謂一波三折,大家記憶猶新的是1998年的數碼港,該計劃是在科網熱潮下誕生,當時亞洲區內多個國家都在建設或興建基礎設施,以促進本身的資訊科技發展;但是,由於當時沒有任何主要資訊科技公司承諾租用數碼港,而政府又不願動用公帑支付龐大建設費用,結果決定由私營機構牽頭發展這個項目。

盈科當年向政府提出修訂建議,為數碼港加設附屬住宅發展項目,為計劃提供所需資金;結果數碼港項目的發展模式受到廣泛批評,認為科技項目最終演變為地產項目,是明益地產商!

其後政府發展香港科學園,以另一種方式進行──由政府注資,在2001年5月成立香港科技園公司,由董事局負責管理,包括負責營運和管理各項設施,為合資格申請人提供營運場所。科學園佔地22公頃,較數碼港24公頃為小,政府尚有能力以公帑支持,但北部都會區佔地達3萬公頃,遠超數碼港及科學園的規模,政府根本沒有可能獨自發展;到底北部都會區應採用什麼融資模式?如果要引入發展商或財團,是否會再用數碼港模式,即發展商負責興建設施,政府則容許它有物業發展權,未來可以賣樓獲利?

北都沒市場資金參與難成事

為了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施政報告》提出政府會把部分設施遷往「北都」,希望帶頭遷入工作人口,從而帶動其他經濟活動,創造就業職位。

政府重點發展、中央全力支持並樂見其成,北部都會區可說是「不能失敗」的項目!政府官員曾經表示,會積極利用市場力量,例如在「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下,政府容許土地業權人透過原址換地方式參與發展新發展區。

另一方面,政府透露也會探討「片區開發」模式,在較具規模的片區,包含具商業發展價值及投資回報的地塊,以及帶來較長遠經濟和社會利益如公共設施及其他基建用地,由投得項目的企業綜合開發和建設。這種方式,應該跟數碼港模式類近,即給予發展商有利可圖的地皮,吸引他們投資參與,減少政府直接投資造成的財政負擔。

很明顯,沒有私人市場資金參與,像北部都會區這種超大型項目,根本難以啓動,政府必須在制度創新上謀突破,研究如何引入私人市場資金參與,否則難以成事。

政府獨力推動無好結果 須引以為鑑

在規劃建設及土地開發方面,政府表現向來不濟,市區重建是其中一例;目前香港超過50年樓齡的大廈有3000幢,未來10年每年會增加500幢,但市建局每年處理的數量只得約70幢,根本沒可能解決舊樓日久失修的問題,很多舊區老化要重建就更是遙遙無期。最近九龍城沙浦道商住項目流標,市建局公開表示會研究自行發展,然而市建局財力有限,市區重建項目多不勝數,要獨力發展,市建局何來龐大財力?

最近經常被提出討論的啟德郵輪碼頭,是另一個慘痛經驗,政府獨力投資81億,但結果唔湯唔水,郵輪碼頭使用率低,完全產生不了經濟效益,再一次說明,由政府獨力推動土地項目或開發建設都沒有好結果,北部都會區必須以此為鑑。

商人曰利,有利可圖的項目他們怎會袖手旁觀?立法會內已無反對力量,特區政府可以在項目融資上構思更多創新方案,引入私人市場資本開發北部都會區。以利潤引導工商界參與,實際效果也許比中央大員公開呼籲要大得多!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