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公屋話當年

香港的公共屋邨孕育了數以百萬計的香港人,昔日的徙置區、廉租屋將漸漸地逐一遷拆,重建或重新發展。滄海桑田 ,留下的只是艱苦而美好的回憶!

最近,彩虹邨的重建方案備受社會關注,政府提出分三個階段重建,前後足足20年之久。普遍市民反應覺得慢得離譜,以今時今日的建築技術、生活節奏、經濟發展,不要說是20年,10年已覺得太長。所謂十年人事幾番新,我相信政府會從善如流,修訂有關政策。及早完成重建,不但利民便民,亦可惠及整個東九龍的各項發展,如交通、經濟、體育及民生等。

廉租屋的樓王

舊區重建是在所難免的。彩虹邨早在1962年落成,已逾60年的歷史,可說已住了三代人。屋邨的設計不免已經過時,加上日舊失修,電梯壞、天花剝落、水渠塞等事,已是居民的日常。

彩虹邨可說是當年廉租屋的「樓王」,它不單地區交通方便,而且設計時尚,曾獲得多項建築大奬,時任美國副總統尼克遜、英國的瑪嘉烈公主都曾獲安排參觀,是香港當年最新的公共房屋示範單位,可謂風頭一時無兩。當年負責房屋發展的政府官員是廖本懷先生,他亦因而聲名大噪,官運亨通!

其實,香港有不少為人所熟悉的大型老牌廉租屋邨,例如深水埗的蘇屋邨、何文田的愛民邨、觀塘的藍田邨、荃灣的福來邨、沙田的瀝源邨等都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當年家家戶戶,左鄰右舍都很熟絡,人情味濃,非現在一家一戶都閉門自居,鮮有交往,令人唏噓!

屋邨歷史 始於上世紀

大部分廉租屋邨都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興建,而香港的公共房屋發展始於1953年聖誕節夜的石硤尾寮屋區大火,一夜大火燒毀了5萬多人的家園,災民流離失所,風餐露宿,十分淒慘,於是政府便臨時臨急地建屋安置災民,即7層高的徙置屋(Resettlement Housing Estates)。當年,全港寮屋處處,再發生大火的機會頗大,於是政府成立了徙置事務處,除了石硤尾外,還在九龍及新界各處,如黃大仙、觀塘、葵涌等地建徙置區,香港的公共房屋進入了徙置區時代。

但徙置區的居住環境很差,居民要共用廁所和浴室,不但不便,而且衞生環境惡劣,欠缺私隱,女士們更要終日提心吊膽。故此,政府在1960年代開始建有獨立廚廁的單位,成為日後最主要的公共房屋設計。1973年,政府把徙置事務處和當年的屋建會合併為房屋署,香港的徙置房屋告一段落!

一則百用,好使好用

多年來,公屋的設計大都千篇一律,繼最傳統的一字型後,有正方型、井字型、H型和Y字型樓宇。不同時期的設計相同,原因是為了減省建築成本和難度,「一則百用,好使好用」,但另一邊是不用心、沒創意、沒品味、馬虎了事。許多時候,外國人來港都稱這些小單位為pigeonhole,即白鴿籠,這個比喻十分貼切!一個120平方尺的單位要住四至五人,確令人嘖嘖稱奇!

不過,除了房屋署外,還有房屋協會起的屋邨,風格和設計略有不同,租金也略高一點。而房署亦有一些例外:在眾多公共屋邨當中,我覺得最不像公屋而最似豪宅的,就只有勵德邨了。它位於港島的大坑半山,而且其中兩座是圓筒形的建築大樓,外型十分搶眼,看起來有點氣派。這個屋邨於1975年落成,是當年租金最貴的屋邨,因為位於大坑,不少單位可看到維港景緻呢!

勵德邨是以它的設計師命名的,以此感謝他對香港公共房屋的貢獻,這位外籍人士是Michael Wright(1912-2018),他的中文名是鄔勵德。鄔氏在1963年升任為工務司,負責設計和興建公屋,他大力提倡公屋單位內應有獨立廚房及廁所,這才乎合人類應有的尊嚴。後來所有的公屋都加入獨立廚廁的要求,這便是日後的「鄔勵德原則」了。

香港的公共屋邨孕育了數以百萬計的香港人,當中包括各行各業的人士,包括你我都熟悉的許冠文、許冠傑(蘇屋邨)、劉德華(藍田邨)、譚詠麟(模範邨)、黃金寶(瀝源邨)及李慧詩(牛頭角下邨)等。昔日的徙置區、廉租屋將漸漸地逐一遷拆,重建或重新發展。滄海桑田 ,留下的只是艱苦而美好的回憶!

陳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