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金文泰的非凡建議──《英氣》背景導讀

金文泰1875年出生於印度,父親是當地軍法署署長,舅父更曾擔任海峽殖民地總督。上世紀英國許多人才,不是出生在上海,就是印度。幼年生活,令他們很早就接觸異國文化,兼有與眾不同的世界觀。

編按:《英氣:阿咩正傳》一書描繪了一段另類的香港現代史。當中的主角阿咩,即筆名石中英的楊向杰在最近的視頻節目《流金歲月》中邀請不同嘉賓對談,藉此還原當年一些不為人知的歷史情況,當中包括著名歷史學者丁新豹教授。《英氣》主角祖父是20世紀初廣州美資旗昌洋行的買辦,本文為《英氣》作者陶傑撰寫的背景導讀。

特區時代中國委任的特首,一蟹不如一蟹。令人懷念殖民地時代,歷任港督人才濟濟,其中對中國文化用情用功最深者,有金文泰(Sir Cecil Clementi)。

金文泰精通中國官話和粵語,通曉詩詞歌賦。1926年任內成立香港第一間官立中文中學──官立漢文中學(1951年改名為金文泰中學),還有香港大學中文系,也親自為港大撰寫其拉丁文校歌。

青山禪院牌樓上的「香海名山」四字,也由擅寫中國書法的他所題。印度詩人泰戈爾推許,金文泰是「我在東方遇過最有修養的歐洲人」。

金文泰爵士(1875-1947)為英殖香港第17任總督(1925-1930)。
金文泰爵士(1875-1947)為英殖香港第17任總督(1925-1930)。

與眾不同的世界觀

1875年出生於印度,父親是當地軍法署署長,舅父更曾擔任海峽殖民地總督。上世紀英國許多人才,不是出生在上海,就是印度。幼年生活,令他們很早就接觸異國文化,兼有與眾不同的世界觀。

牛津畢業後,金文泰沒有選擇留在英國本土當政務官、或到他熟悉的印度,而是來到遠東的香港。獲聘為香港殖民地政府的官學生(即後來的AO,Administrative Officer),被派到廣州學粵語,但很快就因為義和團之亂被迫返港。

這位「中國通」,曾經將清代文學家招子庸的《解心粵謳》翻譯成英文Cantonese Love-songs。可見是一個追求文化趣味的性情中人。

金文泰歷任新界助理田土官、巡理府、助理輔政司、行政立法兩局秘書,及署理輔政司兼兩局官守議員。出任港督前,又擔任過英屬圭亞那的政府秘書和錫蘭的輔政司。這種履歷、高度、視野,與今日的林鄭月娥或李家超相比,近乎麻鷹和蒼蠅。

提倡中華傳統文化

1925年,香港和廣州等地爆發共黨滲透的省港大罷工,英國政府撤換了態度強硬的司徒拔,委任對中國態度友善的金文泰,出任第17任香港總督。

要有效管治人口比例佔98%的華人,必須得到華紳甚至基層的支持,也須平衡香港國共兩派的勢力。金文泰不但批准新界鄉紳設立鄉議局,自治管理地方事務,也讓華商周壽臣,出任行政局首位華人非官守議員,及支持羅旭龢、曹善允出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

五四運動後,中國民族主義情緒高漲,新文化與反封建運動聲勢浩蕩,但金文泰卻反其道而行。他認為中華文化提倡的倫理關係和傳統價值觀,可以對社會帶來正面影響,也能幫助殖民地政府改善官民關係。

1928年,金文泰頒布了「中小學中文課程標準」,規定香港的中文學校與國民政府採用相同的六三三學制,讓學生能銜接內地課程。

早期的官立中學,主要取錄成績優異的小學畢業生。故金文泰中學,一直有「中文大學預備學校」之美譽。

政經、學術與文化界的傑出校友眾多,包括馮平山家族成員、中文大學創辧人之一的馮秉芬、兩任警務處處長曾蔭培和李明逵、特區前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崔琦、筆名「小思」的作家盧瑋鑾、行為藝術家「蛙王」郭孟浩等。

1929年11月27日東華東院落成,由港督金文泰主禮剪綵,《英氣》主角外公何爾昌(左)以東華首總理之身,與主席羅文錦(右)共同出席主持。
1929年11月27日東華東院落成,由港督金文泰主禮剪綵,《英氣》主角外公何爾昌(左)以東華首總理之身,與主席羅文錦(右)共同出席主持。

值得敬重的老朋友

還有《英氣》主角「阿咩」楊宇杰、與他同期的已故前學聯旅遊董事局主席梁中昀,以及思想上受到阿咩啟蒙的前立法會民選議員「長毛」梁國雄。

梁國雄在中學時期跟隨高級同學學習《毛語錄》、曾一起到鰂魚涌太古水塘紀念巴黎公社100周年,師兄「咩哥」,也曾在《新晚報》「學生樂園」,為「小喇叭」煮飯仔。後來,梁國雄對中共的幻想破滅,轉為信仰所謂托洛斯基主義。

梁、楊二人後來分別走進了不同的政治光譜,人生軌跡也大相徑庭。多年後再次踫面,仍當彼此為值得敬重的老朋友。

中共地下組織滲透香港教育界,對於中文教學的殖民地官立名校,大有切入的空間。選擇入讀中文中學的學生或其家庭,可能對家鄉祖國有多一點情懷;心裏也或會受歧視的某種自卑感,包括中大新亞書院,與港大中文系。

這位港督任內,還促成了不少基建,包括推動興建九龍醫院、瑪麗醫院、修築城門水塘,並建成全港第一條海底輸水管,以解決食水供應。

1927至1930年,英國政府陸續將漢口、九江、鎮江、廈門等租界和威海衛租借地交還給中國。金文泰便馬上意識到,香港和新界遲早也要面對租約問題。遂向倫敦建議:應將新界租約延長至1997年之後,甚至把這遠東小城市,成為英國永久殖民地。

如果當年金文泰的建議獲得採納,並成功實現,也許便不會有之後的九七大限,香港繼續成為保存和宏揚正統中華文化的立足地。

2016年,金文泰中學90周年校慶,《英氣》主角(左四)以校慶籌委會名譽主席之身,接待了專程來訪的港督金文泰孫兒大衛·金文泰爵士(右四)。
2016年,金文泰中學90周年校慶,《英氣》主角(左四)以校慶籌委會名譽主席之身,接待了專程來訪的港督金文泰孫兒大衛金文泰爵士(右四)。

《流金歲月》第三集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