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022年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中國要基本實現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過去7年,中國和世界已發生巨變,其中包括長達3年的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爆發和巴以激烈衝突,與及由美國挑起的中美抗衡愈演愈烈。當前的世情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自從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歷屆的三中全會都是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聚焦下一階段的發展。二十屆三中全會7月18日閉幕。據官方報道,會議整理了新時代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思路、方略和措施,針對近年來積累的問題提出了全面解決方案。
筆者注意到早前《今日中國》的卞永祖和《人民日報》的任仲平兩篇文章,有高度概括性,值得和三中全會的會議公報參考對照閱讀。簡言之,今次三中全會聚焦3個方面: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防範及化解重大風險,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首先,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抓手。為達此目的,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關鍵是要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培育新興產業,提升中國在全球供應增值鏈的地位。美西方所謂中國產能過剩是偽命題。例如,中國高鐵業和造船業正領航全球,豈止新三樣(新能源車、光伏設備和鋰電池)而已?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是,只有總需求不足,沒有總供應過剩。在現代化高端智能生產方面的新舊交替換代,更是各產業類別今後的重點所在。
由於美國的小院高牆政策,中國科研發展的外部環境正在惡化,美國帶頭濫用的所謂國家安全藉囗,加大對中國科技企業打壓的力度,企圖拖慢中國產業發展的速度,嚴重破壞國際科技的合作環境和全球供應鏈的穩定。中國在嚴峻挑戰面前,要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具備發展的主動權,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的短板領域,力求創新。
為了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國在人才培養、利用新型舉國體制以及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仍然存在痛點和堵點,必須要加快科技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優化創新資源配置,提高科技人才科研的積極性、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性。為達此目的,估計中央將會推出一系列政策配套改革措施。筆者認為,這正是三中全會決定不斷深化改革的要旨之一。
防範及化解重大風險
其次,要防範及化解重大風險。過去7年,中國經濟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突出問題,包括內捲和躺平、互聯網金融缺乏適當規管與及房地產泡沫過度,導致民間消費不足和流動性減少。中央堅持要有居安思危的底線思維,要堅決杜絕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危機。當前世界面臨高度不確定性,尤其是美國大選年有極大變數,灰犀牛和黑天鵝隨時出現。為了預防蝴蝶效應,要未雨綢繆,增強憂患意識,加強預估研判,妥善解決在經濟領域出現消費動能不足的問題。
民間的衣食住行消費方面,房地產行業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要加快構建房地產行業新發展模式。改革開放數十年來,房地產的快速發展極大改善了民眾的居住條件,帶動了眾多行業的蓬勃發展。但是眾所周知的部分房地產公司以近乎粗暴的方式發展,如今已難以為繼。部分地區房屋空置率較高,供過於求的情況導致房地產泡沫過大,新冠疫情下經濟收縮加上互聯網金融網貸平台爆雷,一度失控難以收拾。因此,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已成當務之急。估計今後將會出台更多促進房地產平穩發展的政策細節,恢復發揮房地產拉動民生經濟發展的作用。
和這方面有緊密關連的,是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針對降低地方債務負擔和化解財政金融風險,估計今後將出台更多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措施,同時對地方政府提出更多財政上的嚴格要求。地方政府的財稅體制和投融資體制怎樣改革?怎樣綜合平衡收支關係?如何發揮地方債務作用?將會是今後金融政策改革的重點。
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
最後,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改革的目的是要更多地惠及民眾,切實提高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加快實現共同富裕。堅持國家所有、集體所有和民間私營企業的互動: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側重公平公開公正的所得分配,確保民間經濟的活力,拒絕內捲和躺平。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包括以進口博覽會為主導更大地拓展貿易,吸引更多外國遊客到來觀光,在文化、藝術、歷史和旅遊等方面展現充滿活力的中國,例如推動熊貓經濟的拓展。
筆者的理解是:三中全會的基調一如既住,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國家的發展動力來自人民,執政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抓改革開放、促經濟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讓民眾過上更好的日子。因此,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和深化社會保障改革具有一定的緊迫性。教育和醫療方面也要加快推進體制改革,提升教育綜合質量和醫療服務水平。
筆者認為,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對以往發展經驗的總結和對未來發展方向的規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它引起全球注目,估計是因為期待中國能為世界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以作參考對照。當然也會有別有用心的論調,藉此機會從反華的角度繼續唱衰中國。這些反面教材或有一得之見,可供深刻思考。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