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經歷新冠疫情的低潮,但2020年香港藝術品總銷售量已經超過倫敦,繼紐約之後排行世界第二位,佳士得秋季拍賣是一個最佳見證。即使近年互聯網拍賣平台蓬勃,仍未動搖國際拍賣行的市場地位。筆者知道很多知名企業家或收藏家,如王健林、劉鑾雄、劉益謙、王忠信,收購的主要途徑都是拍賣行,往往要付出天價,為什麼?
國際拍賣行 客戶保障更多
筆者認為,雖然私下買賣或古玩城擁有價錢上的優勢,但他們很少考慮,因為國際拍賣行有龐大的專業團隊幫助分析、鑒定,判斷市場價值,擁有一個良好的專業形象。再者,他們在全世界幾十個重要城市都有網絡,市場消息比較靈通,能夠容易捕捉市場趨勢,提供專業意見。即使遇上罕有品,也可以尋求第三方,如故宮博物院的專家意見,對客戶有更大保障。
其次,國際拍賣行會為古董和藝術品提供「出世紙」,擁有完整的買賣紀錄,對於日後轉售非常有用。特別是兩間主要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互相承認拍賣記錄,比起民間交易更令人放心。而且,買家若需要轉售,可以把收藏品送到原來的拍賣行,他們一般都會接受。譬如去年劉益謙將30幾件收藏品送到蘇富比拍賣,因回收了約5億人民幣的資金,可謂易如反掌。圈內常見一些名家作品,10年裏面多次轉手。
再者,國際拍賣行會保留拍賣紀錄,遇到天價時更容易吸引人們的目光,繼而帶動市場氣氛,增加收藏家整個收藏系列的價值,令資金操作比較容易。因運作過程不公開,筆者就不詳細探討了。
雖則國際拍賣行有以上好處,唯私下買賣也有優勝之處,最重要是價格優勢,一般私下買賣品價格是拍賣價的10至20%左右,而且還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保密程度也比較高!香港荷李活道有不少知名古董商信譽良好,收藏者可以考慮。
國內公司崛起 搶佔市場分額
香港國際拍賣市場屬於寡頭壟斷,蘇富比、佳士得佔據很大部分的市場分額。國內公司如保利和嘉德拍賣雖然成立不久,僅20至30年,但亦開始佔據愈來愈大的市場分額。筆者希望他們繼續努力,為收藏家提供多一些選擇和服務。筆者比較欣賞嘉德拍賣公司主辦的「嘉德四季」,藏品價錢合理,在網上競價也非常方便。隨着互聯網和區塊鏈技術發展,我覺得網上競價的發展潛力非常之大。
再者,收藏古董藝術品的圈子裏,有不少人透過資本操作創造天價,作為業餘愛好者,應該認清事實,不能盲目追捧。另外,人才是這個行業最重要的資產。目前藝術品經紀人手匱乏,筆者也希望當局多加重視,培育更多藝術品經紀人,提高香港藝術品市場的專業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