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颱風「海葵」殘餘相關的低壓槽影響,香港於上星期迎來自1884年天文台有紀錄以來最大的暴雨,天文台數據錄得破紀錄的一小時雨量(158.1毫米),同時亦打破了最長黑色暴雨警告生效紀錄(超過16小時)。暴雨過後,香港這幾天仍大雨連綿,天文台亦在社交平台上公布截至9月10日已錄得近900毫米雨量,為自1884年以來最多雨的9月,並打破1952年的舊紀錄。
500年一遇暴雨的啟示
是次暴雨有指為「500年一遇」,唯香港僅有可追溯至1884年的139年降雨紀錄,並不等於破500年前的紀錄,而是統計學上表述概率的方法,基於以往紀錄及出現頻率以作出該事件出現機率的推算,再得出重現期(即多少年一遇),因此,即使是「500年一遇」亦不代表如此強度的極端暴雨在500年內只會出現一次。
根據天文台一小時雨量紀錄,頭5位分別為2023年(158.1毫米)、2008年(145.5毫米)、2006年(115.1毫米)、1992年(109.9毫米)及1966年(108.2毫米),除了可以看見近年紀錄被打破的頻率更高之外,最高雨量上升的幅度亦值得注意。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岑智明及前助理台長梁榮武亦直指,是次極端暴雨與全球暖化息息相關,岑台長指出暖空氣可容納更多水汽,當氣溫上升1℃,空氣中的水汽便會增加7%,並增加降雨率,暴雨及洪水亦會隨之而來。
水災可預、可防嗎?
有聲音批評天文台未能盡早發出警示,如颱風來臨前,讓市民、農夫、商戶提早預備。然而,梁榮武表示,事實上,暴雨發展有很多隨機性,要等暴雨區臨近前一小時至半小時方可根據雷達圖像以作出預測,亦指出現今科技無法預測暴雨走向,過早發出警示反而可能導致誤報。
暴雨既然無法預測,那水浸可避免嗎?香港雨季大約在每年5至9月,而7至9月是最有可能受熱帶氣旋影響的月份,除暴雨可能帶來水浸風險之外,颱風的風暴潮(即海平面上升)及越堤浪亦有機會引致海水倒灌及水浸。
在氣候變化影響下,根據高溫室氣體濃度情景(RCP8.5)預測,至本世紀末(2091至2100年),香港每年將有5.1日極端降雨日(日雨量大於或等於100毫米),每年最高日雨量亦會較本世紀初高兩成;香港15%地區是低窪地區,美國Climate Central推算,在2050年因海平面水升,香港新界西北、赤鱲角機場、西九龍及啟德有機會出現水範圍水浸。
香港現時主要市區排洪設施是以200年一遇的雨量作標準,渠務署回應指是次暴雨降雨量超出排水系統設計容量,引致廣泛地區水浸。除要更積極減碳、邁向碳中和外,面對未來應對氣候變化衝擊,我們應先了解這個城市的脆弱性,並考慮從以下各方面作出準備。首先,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灌輸防災意識;確立完善制度,甚至進行演習,讓市民可以掌握應對天災的正確方法。其次,評估有哪些地區屬水浸黑點,例如一些低窪地區,加建排洪設施,如:水泵、儲水池、擴建水渠位等等,還有評估山泥傾瀉的地區分布,作出安排,防患未然。另外,建立應變體系,就基建系統如海底隧道,煤氣、中電等公共設施,制定因應緊急事故(如水浸、山泥傾瀉)的應變措施。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