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視像會議,聽到來自3所中學同學現身說法,介紹香港有文化特色的酒店、旅遊景點、地道美食,讓我眼界大開,食指大動。
說的是3所得獎中學──酒店推廣: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旅行社推廣: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景點推廣: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
同學好介紹
同學在短短一個月,資料搜集做得好,來到Presentation,介紹清晰,圖文並茂。每位同學都成了「旅遊大使」,讓我們對本地保育建築、懷舊文化、地道美食,有深層次認知。負責指導老師,啟發同學想多啲、做多啲,讓同學發揮他/她們的創意。
先看郭一葦中學同學的推介:「兩日一夜的住宿套餐」。同學事前沒有看過梁朝偉主演的《新難兄難弟》,卻能夠從中找到靈感,把電影某些片段,用到他們的懷舊之旅(包括入住主題酒店、打卡活動,又品嘗上海街美食如雞球大包),這懷舊活動一點也不老套、過時。
同學先進行實地考察,有充當旅遊攝影師。這個Project可不是閉門造車,屬貼地之作,那是同學緊密合作的成果。
有同學在冰室喝了杯焦糖咖啡,對我說:「真好飲。」
那天按圖索驥,來到油麻地,看到酒店了,推門進去看個究竟。同意同學推介,並無誇大。
同學得獎感言,可圈可點。
李曉族:不求與人相比,只求超越自己。
李建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馮裕康:人生總要有夢,我會努力。
蔡葆怡則說如果可以穿越時空,希望「重新感受、細味」那學習過程。
劉慧心老師指出「心態決定成敗」,同學態度積極,值得嘉許。
深度遊
香港旅遊發展局、教育局合辦的《香港旅遊業學生峰會2022/23》專題研習比賽,評判之一「活現香港」創辦人Paul陳智遠,一直以來推動香港景點深度遊不遺餘力。當年與Paul面對面談,他說:「一個城市的獨有故事,該由住在那裏的人向到訪者講解。」
如今有關大埔變遷故事,由當地「地膽」、就讀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同學來做導賞(他們不少是大埔原居民),向遊客講解大埔故事,該會是生動有趣。
負責「步遊大埔」的四位同學陳巧霖、陳思齊、黃靜祺、王凱晴,分別向我推介大埔的景點、美食小店,先聽聽她們的得獎感言。
陳巧霖:「行程中的人與人交流,可能是得獎的關鍵,日後我會更重視人的關係。」
陳思齊:「評審喜歡我們把『故事』融入行程這個想法,這令我想發掘更多『故事』。」
黃靜祺:「我想到處去,感受各區的魅力,把旅遊樂趣添加到生活當中。」
王凱晴:「參加比賽就像參加一個旅程,隊友便是團友,不會感到孤獨的。」
四位同學介紹大埔風光如數家珍,談到哪裏有好嘢食,不是空口講白話,她們是有吃過地道美食的。「小店老闆很有人情味,讓我們吃得開心呢。」
負責Project的余老師說,同學通過這次活動,更懂與人溝通技巧,做起事來更有自信,而這比起得到「旅行社推廣」組冠軍,更為重要。
四位同學都樂意充當導遊,帶我來一天「步遊大埔」,參觀綠匯學院、理民府,到林記吃點心、遊鐵路博物館、文武廟,到華輝茶餐廳吃蘋果批、飲奶茶,聽聽太和廣福橋(橫越林村河)的歷史。
經過上海街
很多時候都會經過上海街,不過,很少會停下來,觀賞那裏的古舊建築物。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幾位同學,黃紫鈴、張淑欣、甄嘉彤、陳德華,得到李美玲老師指導,做出成績來。該校獲得「景點推廣」組冠軍,同時亦得到「最佳表現獎」。
同學考據上海街的歷史,細說從前,下過一番工夫,說起話來有根有據,把「香港舊時代文化」說得動聽。我們談話當天,Zoom來Zoom去,出現少許收音問題,但無損同學的精采Presentation。
題目定得好:《講.青回首之路》半日遊。
對象是想了解本土文化的青少年。
一般青少年,不一定對舊日香港建築有興趣的,這就得看同學是否做足功課,講解上海街歷史建築是否生動有趣了。
幾位同學有備而來,談上海街600至626號的騎樓式唐樓,講出它們的特色來。支撐整排騎樓的麻石柱,既實用,又美觀。二級歷史建築,不是浪得虛名的。
在短短半天行程,還有一個小時到銀之冰室吃個午餐(No Free Lunch,自己付款),到美華氏體驗「古着文化」。到銀之文房觀看舊時文具、玩具。途中會不會停下來,喝碗涼茶呢?
半日遊讓同行青少年感受昔日上海街面貌,放慢腳步,欣賞沿途景點風光,明白保育文化神韻。
得獎感言,黃紫鈴:用心去發掘,成就更大。
陳德華、甄嘉彤異口同聲說,有了這次經驗,下次會做得更出色。
張淑欣感謝李美玲老師的教導,她會「秉承初心,迎接未來挑戰」。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