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學生評論,不論是自評還是他評,看來非常普遍,貼滿全校的作業都是這個格局。還看到六年級學生的作業:主題是昨天家裏晚餐的一道菜。先是一張照片,旁邊是煮法的食譜說明,然後是家長(媽媽)的一段說明或者感想,然後是學生自己的一篇論述或者抒情文章。可見家長也會參與。
從作業又可以看到有一類是「自學作業」。那是學生自己提出額外在哪些方面想多做一點作業,比如說多做幾題自己弱點的數學題。與台灣最近提出的由學生自定寒假作業的原理一樣,都是讓學生多一點自主學習的空間。不過,從貼出來的作業看,這所小學的「自學」還是指「課內」的學習,等於是「自我補習」,但是也算是一種自主空間。
從小學一年級就是如此,可以想像得到,到了大概四、五年級,學生的寫作基本上沒有問題,可以自由創作。怪不得這個縣的學生學術表現出眾。
還看到高年級學生學習歷史。課程講的是1904至05年的日俄戰爭,學生須要「出版」一份當年的報紙,報道日俄戰爭。學生搜羅了許多資料,各自發揮,出版的報紙都是圖文並茂,報道詳盡,頗為精采。這是「運用中學習」原理的範例,能夠應用到歷史,真有創意!
校內每一個角落、樓梯轉角,都有放在小桌上的書,一個地方一個主題,學生可以隨意取閱,但限於在校內看;拿走一本書,就得放下自己的一張大名片。當然,得要說明,這所學校全校只有122名學生,學校所在的東成瀨村只有2,400戶,而且外來的遷移人口不多,面臨學生人數下降。這所小學已經是2001年由原來的四所小學合併而成的。
很特別的是,每一級的學生人數很不均勻。每一級的人數有超過30人的,也有只有11人的。資源似乎還是比較充裕,幾乎每一班都是兩位教師,或者說一位教師、一位助教。
日本人的特點是認真,學校雖小,也不例外。東成瀨小學校對於教師,嚴格要求每一課都要有「導入」、「展開」與「終末」三個段落,而且規定黑板的「板書」都要在劃定的三個區域內書寫。這恐怕是任何其他國家的教師學不來的,也不一定同意。
制度呆板 態度認真
這是一所公立小學,校長每幾年就更換。我們訪問的三所學校,校長都會戰戰兢兢,盡責做好自己的工作;與他們交談,沒有因為任期短而感到有延續性的問題。那種專業傳統,頗不簡單。
秋田的學校也不是沒有遇到挑戰的。陪同的學者說,同一個縣,小學非常精采,但是初中不如小學,高中就沒有那麼出眾。
到了學校,也可以猜想到其中的原因。學校入門大堂一幅牆上,貼着全校每一個學生的夢想,裏面有學生想拿諾貝爾獎,或者當足球明星的,但是大多數都是崇拜自己的父母,希望像爸爸當木匠、希望像媽媽燒好菜。是否學生的生活環境比較單純,因此願望比較樸素?到了高中,要到城市上學,也許就施展不開,雖然小學為他們打下了很好的基本功。這是筆者的猜想而已。
不過,這也是日本學校的一般特點:幼兒園、小學比較靈活、開放、活潑,到了中學,逐漸地給考試的氣氛籠罩,愈來愈刻板、窒息。
看人家的學校,不是去評估,而是學優點。學生評論學生,看來是比較容易實行的,而且可以迅速提高學習效益的途徑。筆者素來不相信種種名堂的特殊教學法,這裏也無意推廣東成瀨小學校的具體做法,只是覺得這是一個大概念:能夠運用到校內學生的巨大資源,學生幫助學生,不只是在運動場上,不只是課外活動,也不是高班替低班補習,而是把學生的力量融滙到正規的學習裏面。這完全符合群體學習的原理,這方面的潛力,是無可估量的。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轉載。
(封面圖片:亞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