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適應孩子的性格
說中學是成長中最重要的一段時期,我沒誇張。小學時,孩子思想未成熟,只要快快樂樂沒有陰影,也就可以了。但中學時段,剛懂思考,也想找尋自我,所以反叛,家長父母不懂包容,便會加添無謂對立。
做家長的過程像看一齣縣疑電影,看孩子長大,一步步追下去,總有意外情節。做父母,看到孩子的性格,逐漸明顯,不應該抗拒,反而應該平衡,教導也要適應每一人的性格。一些父母只懂施加壓力,要更好更多,不如放鬆點,好奇點,像看小說般研究研究孩子從誰遺傳來這性格,也許父母也沒有這脾性,真要找找隔代遺傳了。
太內向的,不會強逼去做班領袖;太外向的,不會期望呆在家啃書。接受了,便不用父母像神經質一樣,天天在家中全武行,何必呢?有些人說受不了,把孩子的教養「外判」給外國寄宿學校,這又得把身教、家教等你想要的一套價值觀放棄。今天的情況,養孩子便是想享受過程,想有下一代的承傳可以繼續下去,放棄了,以後也追不回來。把教養外判了,是接受了一個陌生人回來家中冒認是自己骨肉,要三思。
我對孩子中學的成長期,要經常提醒自己要扮觀眾,觀察多於干預,有不可接受的低線之下,便要調節,大部份時間樂於「睇戲」,便可以了。我的孩子不算外向,但總有同學寫來感激字句,多謝她在她們最低潮時會開解,又會幫助功課,我滿意,是因為她這種愛助人,有敏感度的性格。成績?夠就得啦!
生活上的細節儘量讓孩子決定
說起孩子入小學、中學、大學,都是輕輕鬆鬆,入名校小學,因為是我母校,完全不費神,也因為我是教徒(真正那種)!後來入這間中學,又是只有一間有面試,一面試便入,早在小六下學期初便塵埃落定,看到那些到處張羅的家長,我實在沒那種經營的戰鬥心。
到了大學,又是老早決定去加拿大,早在3、4月已錄取(多得 IB 全球認受性),幾間大學之中選哪間是有點爭扎,但很快便決定了,還聽人家經驗,老早交定金給宿舍爭取好編排,機票又落實,大至上也沒需要我插手,只是為她寄寄郵包,把冬天衣物預早寄去。
我加拿大的二哥看到我孩子,便想起自己當年留學,那有什麼家長陪同的幸福?那年頭,還未到18歲,二哥一個人上了飛機,到彼邦什麼人都不認識,機票也是單程,學費只交了一學期,其餘的全部自己打算。二哥說你孩子這一代做留學生,老早買好來回機票,又「送返學」,又有親人朋友關照⋯⋯我只好說:「我明白你們的辛酸!」
大哥當年去美國,是那種全家人去機場送機,然後4年後再見。長途電話去海運大廈才有,約好時間,媽媽和我走進那間像電話亭的玻璃房間,說兩句,便要收線。
媽媽當年寄郵包給大哥,可真是蠟腸、冬菇、內褲⋯⋯連洗衣粉也寄過,海關以為是毒品,弄穿了膠袋,全個包裹也是洗衣粉。當年媽媽拿了哥哥寫的信,哭了又看,看了又哭,一年才通電話一次,寄些照片回來,媽媽放在手袋,給朋友看,自己也看,便是唯一慰藉⋯⋯所以我說擔心 Empty Nest 的我怎算好,哥哥便哼一聲,「我哋個陣時呀⋯⋯」
轉眼間,孩子去了外國留學已快兩年,當然是母女兩人也牽掛,其實現代通訊科技可以令溝通無障礙,但問題反而是態度的適應,做家長要懂不再 micro manage,生活上的決定盡量讓孩子自己試,所以我總是覺得大學才去外國留學比較合適,孩子犯錯也是經驗,毋須畏懼。最重要是分享,家長往往只會下命令,卻不懂互相分享生活中每一小節。我和孩子不能一起時,也會把見到的漂亮海報、剛檢到的便宜貨、自已設計的一道新菜色,立刻拍照分享。有時候電話中對話反而沒太多話題,倒是分享照片,把兩人帶了在一起。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