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CCCW)6月19日(周三)在港大百周年校園舉辦講座,邀請世界銀行前高級副總裁暨首席經濟師林毅夫演講,他表示,對於中國到2049年人均GDP達到美國的50%充滿信心。
講座題為「復興:中國的發展成就、挑戰與展望」(China’s Rejuvenation: Achievements,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由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成教授主持,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教授,以及香港01創辦人、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董會主席于品海參與討論。
45年GDP平均增長8.9%
回顧過去45年,林毅夫指出,中國的年均經濟增長率為8.9%,經濟規模擴大了47倍。今天,按市場價值計算,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果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是超過140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並且是另外60個國家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現在,中國的目標是到2049年,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個目標能否實現?林毅夫沒有立刻提供答案,反而指出,「每隔幾年,都會聽到西方傳媒如《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等進行各種分析,認為中國無法持續增長。但事實是,在過去45年中,中國是唯一沒有遭遇系統性危機的國家,其他所有主要經濟體都遭遇了危機和災難」。
為何1978年之前做不到?
他反問:「為什麼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能夠增長這麼快?為什麼1978年之前,中國經濟的表現不如現在?」
要回答這個問題,林毅夫說,經濟增長的本質,是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工業革命之後,新技術和新產業一直推動着所有工業強國的經濟增長。如果中國想要實現類似的增長,中國必須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他解釋,由於發達國家已擁有世界最高的生產率,這些國家使用了最好的技術,產生了最大的效能,想要技術創新或產業升級,就必須發明新技術。
創新需要巨大的投資,也有很高的風險。林毅夫指出,在過去的100多年裏,發達國家發明新技術和創新產業,使這些國家的人均GDP年均增長率達到2至3%。
但對於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人均收入水平相對較低,技術不那麼先進,產業附加值相對較低。技術創新意味着翌年或更長的時間裏,所使用的技術比現在好。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有技術和產業差距,可以學習、引進許多更好的技術,利用「後發優勢」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由錯過「後發優勢」變得更務實
然而,為什麼1978年之前,中國沒有從這個「後發優勢」中受益?林毅夫認為,(1978年以前)為了民族復興,為了超趕發達國家,中國採取了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戰略。由於一些重工業在發達國家是主導產業,出於國家安全原因,發達國家不願意向中國轉讓技術。想要發展重工業,中國人必須自己鑽研技術。
換言之,1978年以前,中國錯過了引進、吸收和改進技術的可能性,無形中放棄了「後發優勢」的潛力,而當時中國是一個貧窮的農業經濟體,優先發展的產業沒有競爭優勢。因此,政府不得不給這些優先發展產業的企業提供各種保護和補貼,造成各種扭曲和政府干預。
總之,1978年以前,中國不僅放棄了「後發優勢」,還造成了各種扭曲、資源錯配和市場失靈的問題。經濟表現極為糟糕,人們沒法提高收入。直到1978年,中國才改變了策略。
林毅夫認為,1978年後,中國變得更加務實,開始推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成長,當時這是中國的競爭優勢。「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低,生產成本非常低」,因此吸引企業來華,建立工業園區和經濟特區。「結果,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迅速增長,並從中國擴展到其他地區。中國的經濟結構從勞動力充足轉變為資本充足」。
隨着從勞動力充足到資本充足的轉變,中國需要進行產業升級。林毅夫解釋,這是中國逐步利用「後發優勢」,從其他國家學習和引進成熟技術和產業的過程。
答案似乎很簡單,但為什麼總是有預測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的聲音呢?
「中國經濟崩潰論」從何而來?
林毅夫認為,主要原因是,中國不是唯一在1949年後採取重工業導向發展戰略的國家。二戰後獲得了政治獨立的國家,包括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都採取類似的重工業導向發展戰略。印度、埃及等發展中國家也採取了重工業導向發展戰略。然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競爭優勢在於自然資源或勞動力密集,現在卻希望自行生產先進工業產品以減少進口。這些戰略遇到與中國1978年前遇到類似的困難。儘管在政府的支持和動員下,現代工業體系得以建立,可是違背了各自的競爭優勢,因此工業部門並不具備競爭力,全靠政府的保護和激勵措施來維持。政府的保護和激勵措施往往引起各種扭曲和資源錯配,導致經濟表現不佳,經濟停滯,並頻繁遭受經濟危機衝擊。
發展中國家急於求成 違背自身競爭優勢
中國則採取漸進的方式,逐步提供補貼和保護舊產業,同時允許新產業進入。新的進入者大多是私營企業,而舊產業則主要是國營企業。當時不少人認為這是最糟糕的制度安排,會使中國經濟比1978年之前更糟糕。但事實是,中國的增長速度非常驚人。他們認為中國經濟即將崩潰,但實際上,中國的增長率持續保持在高水平。每當中國的增長速度放緩或下降,人們就會開始預測中國經濟崩潰,並提供各種證據來支持這一預測,認為中國沒有理想的市場制度,無法讓市場在資源配置和價格設定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政府不比市場聰明,因此中國經濟「注定要崩潰」。
林毅夫認為,過去的許多產業都違背了中國的競爭優勢,因此需要保護和補貼。但是,隨着資本的積累,這些產業與中國的競爭優勢趨於一致,便不再需要保護和補貼了。中國現在可以取消這些保護和補貼,因為中國現在幾乎是一個功能完善的市場經濟體了。
那麼,中國能否達成2049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林毅夫認為,這將取決於中國的人均GDP是否能夠在2049年達到美國的50%。
他解釋,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為美國的22.6%。如果中國要達到美國的50%,那意味着中國的人均GDP年均增長率應該比美國高2.7%。而在過去60到70年中,美國的人均GDP年均增長率平均為1.8%。這意味着在這30年的時間裏,中國的人均GDP年均增長率應該達到4.5%。
統一大市場 新技術突破可即落地
林毅夫認為,相比德國、日本和美國,中國在數碼化、人工智能等方面沒有落後,起步與其他先進國家相同。此外,中國還有三大重要優勢:一、14億人口;二、大量人才,以及三、完善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體系,每年有超過700萬畢業生,超過歐洲、美國、日本和韓國的總和,這給中國提供了人才支持。
其次,中國擁有巨大的統一大市場,任何新技術突破後可以立即應用於最大的市場,以增強競爭力。
第三,如果新技術需要硬件支持,中國擁有最佳的硬件生態系統,使得在中國將想法轉化為產品所需的時間和成本最低。林毅夫舉例說,電動車生產商Tesla,在美國用了超過10年時間,最多生產不到30000輛汽車,幾乎虧損。但在2019年投資上海後,Tesla次年生產了48萬輛汽車,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製造商,市值達到6000億美元。這表明在新經濟領域,中國擁有更好的機會。因此,他相信到2035年之前,中國應該能夠實現每年5至6%的增長率;從2036年到2049年,相信中國應能實現每年3至4%的增長。到2049年,中國的人均GDP將達到美國的50%,這意味着中國將被視為現代先進國家之一,屆時中國經濟將對全球增長貢獻至少30%,將惠及所有人。
下期繼續林毅夫、鄧希煒及于品海三人討論,內容更精彩,敬請留意!
港大中國發展成就與展望講座 2-1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