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營中小學訓育及輔導個案問卷調查資料,過去3個學年,學校處理涉及校園欺凌的學生個案每年約420宗,較以往的統計數目增加了一成,而教育局接獲和跟進的相關個案共47宗,主要涉及身體或行為暴力及語言攻擊。(註1)
欺凌情況複雜 政策須定期更新
筆者認為,不能單靠校園欺凌個案的數字增減來衡量學校反欺凌措施的成效,相信每一間學校都秉承零容忍的態度,積極制止校園欺凌的情況。教育局已推行多年的全校參與訓育及輔導工作,目標是為學校建立共同的意識、共通的政策去保護學生,讓他們在安全有愛的環境下成長。
為此,學校制定了反欺凌的預防性工作,包括由專責小組處理欺凌問題和推行品德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校一旦發現校園欺凌的苗頭,便會即時介入和處理。事實上,欺凌事件背後牽涉不同因素,例如欺凌者與被欺凌者的關係、動機、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等。現時不少欺凌事件涉及網絡欺凌,情況複雜,建議教育局按社會發展的需要每年修訂相關的指引供學校參考,以完善處理校園欺凌個案的政策。
對於教育局5月增設由香港遊樂場協會提供的一站式熱線及網上輔導服務,為學生及家長面對朋輩衝突或校園欺凌問題提供意見及支援,筆者認為熱線由專業及具經驗的輔導員或社工當值,可成為學生和家長安心表達情緒和疑問的途經,樂見其成。為了讓熱線行之有效,建議教育局明確界定熱線的功能是輔導支援服務,而非處理投訴的機制,讓外界了解熱線收到查詢和報告後的跟進流程,例如會否及如何向學校反映。相信學校很歡迎熱線的同工主動聯絡,互相合作,適時跟進懷疑欺凌事件。
加強培訓老師 以及家教工作
筆者又建議教育局投放更多資源,為老師提供相關培訓,以應對日趨複雜的校園欺凌事件,並主辦恆常的家長教育工作,讓家長明白學校反欺凌措施的機制、全校參與訓育及輔導工作的目標和理念,同時了解自己的角色如何配合學校,減少誤解,共同推動關愛校園。最後,媒體和社會大眾也肩負反欺凌的教育責任,希望全城保持反欺凌意識,培養互助包容的精神,遏止校園欺凌問題。
除了校園欺凌外,學生精神健康也是社會一直關注的議題。教育局最新數字顯示,公營中小學患精神病的學生,於5年間升逾兩倍,由2018/19學年600名中小學生病患,增至2022/23年1980名。另外,2023年中小學報告學生懷疑自殺個案共32宗,亦是5年來新高。(註2)
教育局於4月12日宣布2024/25學年推出《4Rs精神健康約章》(註3),局長蔡若蓮博士呼籲全港中小學響應《約章》,以更全面、有系統地推廣精神健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4Rs分別是:
- 休息(Rest):協助學生從小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有足夠的休息、充足的睡眠和休閒的活動;
- 放鬆(Relaxation):教導學生適時放鬆關顧精神健康及懂得自我關懷;
- 人際關係(Relationship):加強同儕、師生,以及家長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提升聯繫感。幫助學生明白自己在不同關係的角色及其重要性,願意承擔責任並作出貢獻;
- 抗逆力(Resilience):裝備學生適應生活中無可避免的壓力和挫折,教導學生以正面的態度處理情緒、應對壓力和克服困難。
據筆者觀察,本學年愈來愈多學校主動面對和探討學生精神健康的議題,願意進行全校性的調查,以識別病患及高危風險學生。筆者贊成及認同4Rs的理念,能為教育界提供共識,確立保護學生精神健康的重要性。若要有效推行4Rs,教師團隊要抱有共同目標,對學生精神健康高度重視,才能為學生創造空間,讓他們享受愉快的校園生活。不過,4Rs是初步的預防工作,不能完全避免學生患上精神病或受情緒困擾的情況。
3層應急機制如何運作?
政府去年12月推行的校本3層應急機制(註4),學校透過第一層校內的專業團隊,優先照顧和輔導有較高自殺風險的學生,為他們提供適時的協助及尋求專業的輔導或治療服務。如學校人手不足,教育局會協助將個案轉介予第二層,由社署統籌的校外支援網絡隊伍跟進。而第三層是最後防線,為有嚴重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提供醫療服務。
學校在第一層進行全面性調查,了解學生精神健康的狀況、及盡早識別病患或高危風險學生,是有價值和果效的。
至於第二層,除了教育局協助學校將個案轉介社署外,社會上不乏多青少年精神健康相關的資源,只是種類繁多且鮮為人知,學校、老師和學生不太了解相關服務。因此,筆者建議特區政府整合現有網上平台或建立全新平台(如「Open噏」和「陪我講Shall We Talk」網站),統一介紹不同政府部門、公營或私營機構的資源,加強學校和老師對相關資源的認識,讓病患或高危學生得到有效及針對性的支援;以及加強政府熱線1823的功能,培訓接線人員辨識受情緒困擾或有自殺念頭的個案,轉介至相關部門,讓求助者和照顧者得到適合的資源或專業人士協助。
最後,學校和老師在第三層面臨很大挑戰,要說服病患或高危學生及其家人接受醫療服務是十分困難的,第一是經濟上的考量,第二是社會對精神健康疾病的標籤效應,令他們十分抗拒求醫。
筆者建議加強及進一步完善3層應急機制,雖然現時公營資源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但仍有一定的限制。政府可以與私營機構合作,為學校引入私營資源,例如教育心理學家、臨床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等,並以學券的形式資助學生使用私營服務。此舉不僅能減輕公營服務的壓力,也讓學校和學生有更多選擇,使用適合的資源。
教師精神健康同樣重要
最後,筆者不忘提醒老師的精神健康同樣重要,老師在學生的校園生活擔任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的精神健康是學生精神健康的前提。希望社會各界體恤和支持老師的工作,與學校一起營造正面關愛的氣氛,讓老師感受到被認可、理解和鼓勵。
無論是校園欺凌或學生精神健康問題,都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危險因素。作為教育工作者,保護學生,遠離危險,責無旁貸。我們更需要社會各界的力量,團結一致,為學生創造一個穩固的保護網,建立精神健康友善的校園和社會環境。
註: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立法會二十題︰校園欺凌(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10/P2024041000248.htm)
-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2024年4月15日)逐字紀錄本(https://www.legco.gov.hk/yr2024/english/fc/fc/minutes/fc20240415-session3.pdf)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教育局推出《4Rs精神健康約章》(附圖)(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4/12/P2024041100474.htm)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政府宣布延長學校為本三層應急機制安排及加強相關措施(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1/29/P20240129005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