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圖冇真相

奈何「拼圖」視覺上實在太吸引。「拼」出來的東西像似有預測能力,更會令人想入非非。至於「拼圖」有何根據,根本沒有幾多人會關心。

早前瀏覽美國和香港的樓價指數,看到兩者在過去幾十年的走勢頗多相似之處。忽發奇想,把美國的樓價指數移早8年,與香港的拼在一起,發現兩者幾乎完全重疊。例如香港1979年至1997年的升勢,就在美國1987年至2006年重演。又例如香港由1997年開始的先跌後升,又跟美國2006年以後的經驗一樣。

眾裏尋他苦心孤詣拼出的一幅圖,將來仍然有效的機會甚低。(作者Facebook截圖)
眾裏尋他苦心孤詣拼出的一幅圖,將來仍然有效的機會甚低。(作者Facebook截圖)

按此「推論」,美國樓市正在香港8年前的「升軌」,仍有好幾年的升幅。

我把圖放上Facebook,純是無聊分享,誰不知Facebook對這種貼文情有獨鍾,落力地把貼文宣揚開去,吸引到頗多注意。其中有不少網民以為我是認真的,質疑這幅圖背後的含意。

無心插柳,搞笑被當作嚴肅,可見這種「拼圖」分析大有市場,信眾甚多。

「拼圖」分析的最大問題,是使用的數據大多有明顯趨勢,不是持續向上就是向下(例如樓價等的資產價格,又或失業等的宏觀數據)。既然數據有清楚走勢,只要把兩組數據放在一起,左移右移,拉上推下,總會有所發現。只是如有雷同,實屬巧合,眾裏尋他苦心孤詣拼出的一幅圖,將來仍然有效的機會甚低。

其實宏觀經濟學的實證分析,也是一種「拼圖」,只是「拼」的方法不同。分別所在,除了是數據處理方法(例如分析前將上升或下降的趨勢移除),更重要的是「拼圖」背後要有完整故事,足以解釋不同數據時間上的關係。例如著名的通脹與貨幣增長,兩者的關係有理論支持,而不是無緣無故地「拼」在一起的。

世上數據何其多,隨便拿來比較分析,猶如大海撈針,撈出來的多是廢物。經濟學的作用之一,就在提供一個解讀數據的角度,判斷那些「拼圖」有意思,那些「拼圖」無意義。

奈何「拼圖」視覺上實在太吸引。「拼」出來的東西像似有預測能力,更會令人想入非非。至於「拼圖」有何根據,根本沒有幾多人會關心。就像我那幅港美樓價圖,若果加上「美國與香港樓價的8年差距,美國樓價正在重遊香港的高峰」之類的標題,點擊率相信會更高,一定比這篇文章受歡迎。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曾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