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去來

當地的導遊,都能通相當流利的英、法、西三種外語。詢問之下,大都是在學校經過初步接觸,再在培訓學校補習。而且摩洛哥全國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是免費就讀。

在摩洛哥旅遊,兩周的經歷,談不上很深度。不過旅程中很大部分住在當地的Riad(類民宿),走過的不少是古城區(Medina)的狹小街道,對於北非這個伊斯蘭國家普遍的狀態,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摩洛哥在非洲的西北角,在大西洋與地中海交接之處。在蘇彝士運河開通之前,摩洛哥與西班牙之間的直布羅陀海峽,曾經是交通要道,也曾經是兵家必爭之地。著名荷里活得獎電影Casablanca(港譯《北非諜影》)就是在二戰期間拍攝(1942),以摩洛哥大城市Casablanca的間諜活動為背景。其主題曲至今膾炙人口。

摩洛哥因為有大西洋與地中海的雙重海洋優勢,不斷受到隔岸歐洲列強的垂涎。古的有羅馬帝國,稍近的有鄂圖曼帝國;19世紀中葉,歐洲列強開始在摩洛哥要求特殊利益,包括西班牙、法國、英國。有說是列強無法協議「分贓」,因此摩洛哥是唯一沒有成為殖民地的非洲國家。不過1912年,摩洛哥成為法國的保護國(即把軍事權交予法國),西班牙隨即要求同樣權利,結果是兩國瓜分在摩洛哥的權利,北部歸西班牙,南部歸法國。至今留下深刻的殖民地痕跡。這種情形一直留存到1956年摩洛哥完全獨立。

伊斯蘭的建築物,一般是當中一個天井(露天),猶太人的建築物則都有對外開放的露台。(Wikimedia Commons)
伊斯蘭的建築物,一般是當中一個天井(露天),猶太人的建築物則都有對外開放的露台。(Wikimedia Commons)

19世紀中期,摩洛哥的猶太人開始建立自己的城區。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少在歐陸的猶太人,為逃避納粹的逼殺,逃到摩洛哥,因此在摩洛哥各地都留下不少猶太區。納粹當局曾經要求摩洛哥交出猶太人,被當時的摩洛哥國王拒絕。至今仍有不少猶太教堂,往往與伊斯蘭的清真寺毗鄰,摩洛哥人都以不同的種族共處而自豪。不過,以色列立國以後,號召世界各地猶太人聚居以色列,摩洛哥不少的猶太區,都剩下極少數的猶太裔居民,其中包括不能適應以色列的生活而回歸摩洛哥。

但是猶太人的建築物到處流傳。伊斯蘭的建築物,一般是當中一個天井(露天),可以說是另類的四合院,然而沒有對外的窗口,為的是保護裏面的婦女,不讓外界窺見。猶太人的建築物則都有對外開放的露台。許多目前留存的本地民居都是古代的堡壘,稱為Kasbah。足見當年地方戰鬥或者搶奪頗為普遍。

地處要衝 從未成為殖民地

到了摩洛哥才知道,摩洛哥的原住民是Berber,在北非各地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但以摩洛哥最多。至今全國3750萬人中,估計佔1500萬至2000萬人。雖然因為阿拉伯人在7至8世紀的佔領而信奉了伊斯蘭教,採用阿拉伯語;但Berber人依然保存本民族的習俗,很多仍然用Berber語溝通。最近還通過Berber語作為國家官方語言之一,與阿拉伯語並列;然而Berber的文字已經極少人使用。

提到語言,不禁觸動了筆者的教育神經。由於法國的影響,有統計認為33%的摩洛哥人能說法語。筆者在旅遊途中也感受到法語的普遍性,在南方各城市尤其如此。毫不誇張地說,摩洛哥是一個非常好客的國家。每到一處,不論是男女老少,就算是蹲在街邊的孤獨老人,都會向我們黃臉皮的微笑點頭,說聲bon jour(法語「日安」)。不止一次,有路過的學生,主動前來打招呼:bon jour。也有以「Hello」打招呼的,為數較少,聽說政府正在逐漸把英語融入學校課程中,成為主要外語。

導遊、商店裏面負責推銷的人們能夠通三種外語,其中大都是自學的,其流利程度幾乎難以相信。(Shutterstock)
導遊、商店裏面負責推銷的人們能夠通三種外語,其中大都是自學的,其流利程度幾乎難以相信。(Shutterstock)

外語流利 不一定靠學校

沿途經過不下十幾個大小城市與小鎮,碰到當地的導遊,都能通相當流利的英、法、西三種外語。詢問之下,大都是在學校經過初步接觸,再在培訓學校補習。能說中文的就很少,滿街都會說「你好」、「謝謝」,僅此而已。隨團的導遊說,政府可以提供免費一年的中文進修,頗具吸引力(疫情前,不少當地旅遊公司與中國方面簽訂10年合約,準備接待大量中國遊客,下了很大資本;疫情之下,血本無歸,現在正在逐步復原)。

商店裏面負責推銷的,也是能夠通三種外語;但其中大都是自學的,其流利程度幾乎難以相信。筆者認為,他們學外語,是為了應用;學得好,是因為不斷應用;符合學習科學的原理。而我們在學校學外語(英語),是為了考試;不是學習的正途;考試成績高的,不一定就能夠使用。道理就是那麼簡單!

途中的一處住宿,是利用舊的民居山洞改裝為客房。在偏僻山間,由一戶人家主持。負責人看來只有30歲左右,在這酒店工作了15年,說着流利的英語。問他哪裏學的,說是向入住的旅客學的。環顧店的周圍,都是他的家人——妻子、母親、兒女、姪兒。筆者問:「你孩子不進學校?」對方不假思索地答:「我這裏就是學校!」因此在我們團裏引起關於「在家學習」的議論。

宗教學校 專門學習《可蘭經》

到摩洛哥,難免到沙漠,騎駱駝。但也有機會看到在沙漠邊緣生活的遊牧家庭。丈夫趕着羊群到遠方尋找水草,留下家人在沒有水(也沒有沙)的荒原。住的帳篷都是破爛的布疋、地氈胡亂拼湊的棚頂,用繩子勉強拉扯着。生活極為窮困。導遊說,全國類似的遊牧人口大概有200萬。大家注意的是,在帳篷周圍出現的衣衫襤樓的兒童肯定沒有進過學校。與世界其他地方一樣,有民間組織定期到這些帳篷點,讓孩子讀書認字,恐怕也只是杯水車薪。

另一方面,摩洛哥全國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是免費就讀。筆者沒有機會詳細詢問課程的詳情。只是聽說,很快中文也要列入可供選擇的外語。吸引筆者的是Madrasah,也就是伊斯蘭的宗教學校。筆者以前在中亞國家,如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見過Madrasah;凡是有清真寺的地方,一定有Madrasah。裏面一定是一個大天井,一邊是宿舍,另一邊是課室。在中亞那些國家,Madrasah提供全面的課程,當然《可蘭經》仍然是最重要的。在摩洛哥,他們的Madrasah有點不一樣,看過幾個不同的Madrasah,都只是學習《可蘭經》的場所,因此他們也直稱「可蘭經學校」。看過5所可蘭經學校。

第一所,在旅遊勝地Marakech。非常精緻,面積也頗大,聽說可以容納900名學生。但是已經廢棄,變成充滿遊客的旅遊點。

第二所,在較偏僻的Skoura,也已經廢棄。設在一個私人城堡的頂樓。城堡的主人,當年從敍利亞遷來,為周圍的貧窮村落提供生計。但主人的主要目的是,傳播伊斯蘭教。主人自己作為阿訇,主持講課。

第三所,在小鎮Moula。專門為15歲以上的青少年提供《可蘭經》的學習。

第四所,在Midelt一個新興的城鎮,當地原來的鄉村很破落,但是移居外地的子孫,為父母或者祖父母建新的樓房,旁邊就建了一所偌大的清真寺和一所非常大型的可蘭經學校。

第五所,在著名古城Fez。是典型的Madrasah。設在大學旁邊(大學校園就是一所清真寺),是在大學生裏面選擇精英,在他們的正規學科以外,專門學習《可蘭經》。

摩洛哥,可以說是在北非比較全面的伊斯蘭國家。我們初到,剛好是齋戒月最後幾天。清真寺發出祈禱的呼喚,本來充滿行人的窄巷,馬上渺無人跡。滿街的地攤,出售的衣物,都是人們準備齋戒月結束後的全新穿戴……

這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文化,也因此是一次非常開眼界的旅遊。也許恰好呼應了同文黃裕舜前幾天有關外遊的文章。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