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2月21日(周三)舉行新春傳媒聚會,校長李子建教授與管理層團隊向傳媒簡介大學的最新發展。李子建校長強調,作為一所公立大學,教大許多專家可以為本地和國家的社會和教育議題出言獻策,思考人類發展的問題,以及怎樣達到一個美好的未來。
公眾期望高 須加強師德教育
為配合發展,教大於去年招攬逾40名學術人員加盟,進一步增強教研實力,並開拓新的研究領域。適逢今年教大成立30周年,校方將舉辦一系列以「育才弘教 立德樹人」為主題的慶祝活動,繼續從多方面推廣傳承教育的精神。
李子建校長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立德樹人」,表示公眾期望愈來愈高,作為香港最大的教師培訓基地,教大一定着重培育師德。他又表示,老師要有教學的熱情,而燃點就要依靠個人修養,另一方面就是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所以教大的課程會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讓一班準老師們了解兩者的重要性,而學生也需要經過專業評核才能畢業。
加強職專教育 面對未來挑戰
教大新成立的兩所學院,由多個屬下中心重組而成,以作為大學的研究、培訓及知識轉移的樞紐,促進及發揮跨學科的協同效應。教育發展與創新學院集中於中國國情及中華文化的栽培、生命教育、專業與職業教育、特殊教育等,當中包括有國學中心、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專業及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研究所等。應用政策研究及教育未來學院加強在人工智慧、數碼發展、STEAM教育,以及推廣應用政策研究、法治及國家安全教育,當中包括上月正式成立,由顧敏康教授領導的國家安全與法律教育研究中心。
李子建教授認為,作為國民和公民,認為國情和中國文化十分重要,「愛國愛港的人才是國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準老師也要有廣闊的視野和胸襟去分享國情知識,培養下一代。另外,今天的社會面對精神健康和科技進步的挑戰,所以教大都希望加強宣揚正向價值,以及職業專才教育,從宏觀角度思考未來人才的培養,如裝備學生擁有21世紀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等。
被問及《基本法》23條立法帶來的影響,他表示,無論從國家或香港社會角度出發,都贊同立法,而立法並未影響國際合作和延攬人才,教大有既定政策保障學術自由,會繼續面向全球,吸引人才,成為一所國際化、高水準的公立大學。顧敏康教授則強調,準老師或一般的大學生都應該對國家安全法師有一個基本認知。跟法律專才教育不同,教大的國安與法律教育會側重教授基本概念。
預告成立高等教育領導與政策研究中心
因應課程上的策略發展,教大將進一步擴展授課式研究生課程。當中包括推出教育神經科學理學碩士課程,冀提升前線教育工作者對神經科學知識的認知,讓他們深入理解不同的學習差異,包括學生可能存在閱讀障礙、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問題。為了加強公務員相關培訓,教大將會開辦高級公共行政與領導(EMAPL)碩士課程,讓公務員和有意加入公共行政行業的青年人獲得最新知識。
教大亦將成立首個高等教育領導與政策研究中心,中心將與中國內地、東亞地區以至國際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亦會於 2024/25 學年開辦全新的全球高等教育文學碩士課程。
針對社區需要 建立北都教研基地
2023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在北部都會區發展大學教育城,佔地60公頃,多所大學均表示有意願落戶北都。李子建校長表示,教大沒有打算整所大學遷移至北都,而是希望連結社區、突顯教大的專長,例如就特殊學習方面在北都建立科研基地,為預計當地逐步增加的人口和社區設施要求,提供專業支援服務。
另外,港府放寬8間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至四成,曾有傳媒報道指有學生憂慮公共資源未足以應付。副校長(學術)鄭美紅教授就表示,目前大學仍有很大的教研容量。樓高8層的新教學大樓即將於2025至2026年度落成,將會提供一系列設施支援創新科技教研工作,加上非本地學生佔比與四成上限仍有一段距離,因此不用擔心本地生沒有足夠機會使用教學設施和體驗住宿生活。
李子建教授說,教大既是一所充滿朝氣的年輕大學,同時承載厚重的歷史內涵,未來將配合社會發展,繼續培訓專業的社會人才,藉增強研究實力,推進本港成為多元化、國際化的區域教育樞紐。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