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的教育觀察

聽說這些老撾小學都是最近一兩年才建成的,課室裏都是嶄新的黑板,都是韓國的援助品。課室內可以看到學生的繪畫作品,看來教學還是比較活潑的;課室內還有未曾開箱的用品,似乎是教材,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援助。
本來是旅遊,到了老撾,卻不經意地看到不少有關教育的狀況。這次是從西雙版納出國境,經雲南的勐臘(勐,音猛),從磨憨口岸進入老撾的 Muang La,一過國界,截然是兩個世界。雲南在中國已經不是富省,雲南也有非常貧困的地方,也許畢竟背後有一個大國家,社會秩序還是井井有條。在勐海走進當地的集市,熱鬧得很,雖然也有少數的工業產品,但大多數仍是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從集市中的人群看,似乎溫飽不成問題。
 
進入老撾境界,感覺完全不一樣。入境,人龍不長,竟然有明目張膽要錢的。過了關,大貨車塞滿公路,互不相讓;沿途的村屋都很破爛,這是北方,經濟不發達,怪不得西雙版納的朋友說:「昆明與香港大概差20年,西雙版納與昆明又差20年;你們過了境,他們那面(指老撾)又與這裏差20年。」看過老撾北部,那個差異還要大得多。
 
說來慚愧,老撾離我們不遠,不到3個小時的飛機航程,對於老撾的歷史與現狀卻是一無所知。老撾,也稱寮國,人口,2015年的統計,707萬,比香港還要少。1893年成為法國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佔以後,法國又恢復殖民統治;1953年老撾完全獨立,君主立憲,隨即又捲入越南戰爭,成為抗美的「胡志明徑」的重要環節;1975年,北越支持的巴特寮(共產黨)革命軍推翻帝制,成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由老撾人民革命黨一黨統治。至今,老撾處處可見的是,紅藍白國旗與鐮刀鐵錘的黨旗並掛。
 

發展旅遊 刻意懷舊

 
1991年,實行社會主義的老撾推行「有原則的全面革新路線」,引入市場機制,逐步向外開放。香港人知道比較多的是,老撾的勞動力比較廉價,因此不少製造業工廠遷移到老撾。當地的朋友說,最低日薪大概是6元港幣。
 
我們所見,在大城市,如首都永珍(Vientiane)、故都瑯勃拉邦(Luang Prabang)都有頗多的遊客,以歐洲人佔最多,法國人不少,也有日本人。有點諷刺,過去的殖民者反過來成為主要的遊客,而且許多著名旅遊景點均以復古的法式建築為招徠;永珍一條街道,許多看起來彷彿是遺留下來的法國樓房,原來都是近年才興建的仿古建築。
 
老撾的學校,法文佔了很大比例。所有公立學校,法文是必修的外語,而且有近三分之一的學校是以法語作為教學語言的,而真正能講流利法語的,大多數是上了年紀的老撾人。近年由於商業和旅遊業發展的需要,不少課餘的英語補習學校大行其道,很多家長趨之若鶩。
 
老撾有49個民族。在 Muang La 附近,訪問了3個村寨。第一個是 Khmu 族的,只有200多戶;第二個是 Hmong 族,也就是中國的苗族(但是他們不喜歡被稱作 Miao,說是像貓叫,帶貶意),也是幾百戶;第三個是 Akha 族(說是Hmong族的分支),寨子很大,有1,000多戶人家。
 

部落村寨 村村有校

 
這裏的寨子,看來經濟都很不發達, 或者說沒有多少現代化的跡象,房子都是樹皮與鐵板混建的,彷彿是臨時湊合的,沒有一個章則;而經濟發展看來最緩慢的 Akha 族的村,更是少有像樣的房子。村裏沒有明確的路,我們看到小孩不穿褲子,婦女的上身也穿得比較隨便,碰巧一名約六七歲的小女孩在吃飯,就是一碗白飯,其他什麼都沒有;另一名小女孩,八九歲模樣,看來神經不太健全,蓬頭垢面,坐在山邊,沒人理睬。
 
老撾基本上是一個佛教國家,南傳佛教,但是這些少數種族則是信奉祖先或者是動物的神靈,村裏面最具威信的是巫師。整個社會形態,似乎很原始,但每條村寨都有一所小學。
 
我們看到的小學,建築得非常有規格,都是全村最好的建築物,情況與八十年代的中國農村很相似。可惜是學校放大假,看不到學生和老師,聽說都是最近一兩年才建成的,課室裏都是嶄新的黑板,都是韓國的援助品。課室內可以看到學生的繪畫作品,看來教學還是比較活潑的;課室內還有未曾開箱的用品,似乎是教材,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援助。
 

佛教寺院 不讓學校

 
中學則比較少,上述幾個村的地區, 只有一所中學,就設在那個最大的 Akha 族的村裏。由於路程可以很遠,孩子往往要花好幾個小時來回居所與學校,而且一早一晚天黑路難走,因此要寄宿,這點也與中國相似。同樣很相似的是,農村很難留得住教師,教師的流動影響學生學習,留級的學生很多,因此超齡畢業的學生也很多。
 
老撾語是老撾的官方語言,也是公立學校的教學語言,但是大概一半的老撾人不講老撾語。這也是影響學生留在學校的因素。
 
但是看資料,老撾的識字率很高,其中一個因素是寺院的教育功能,像其他的南傳佛教國家一樣,老撾的寺院,傳統上稱為佛教大學。
 
許多貧苦家庭無錢送孩子入學,就把他們送進寺院;寺院接收這些小沙彌,依靠人們對寺院的捐贈與沙彌自己的化緣(在老撾一般是早上6點半),不收分文,卻提供全面的教育。課程除了佛經,還有語文、數學、科學、英文等等。碰到一位當地的導遊,英文講得不錯,原來他11歲進入寺院,度過6年多,英文就是在寺院裏面學的,可見絕不馬虎。
 
這情形與筆者在緬甸看到的幾乎一樣。與緬甸、泰國一樣,老撾的寺院很多,看資料全國大概有5,000座,僧人(連沙彌)有29,000人;也與緬甸、泰國一樣,每位男性一生都要出家一段時間,只是時間長短沒有嚴格規定。老撾有一個全國的佛教議會,統一全國的佛教事宜;還有一個佛教教育部,統籌全國寺院提供的教育。
 
與當地朋友談起,在發展中小學教育的時候,老撾政府沒有意思取締寺院的教育,而且看成是一種提供免費教育的另類模式。說起來,老撾人民革命黨是信奉無神論的共產黨,卻能如此與佛教共存,十分有趣。
 
雖然老撾是一個內陸國家,沒有海岸線,東面是越南,南面是柬埔寨,西面是泰國,北面是緬甸與中國的雲南,但是湄公河從北到南貫穿整個老撾,她因此有豐富的水資源。
 
湄公河兩岸,可以看到孩子們非常活潑愉快在河邊游泳嬉水;在貧窮的村寨,也可以看到孩子們在玩着代代相傳的跳繩,也有小女孩自創的跳飛機。不禁想,當正規學校教育普及了,他們都進了學校,他們的生活將是怎麼樣?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Pixabay;圖為老撾故都瑯勃拉邦 Luang Prabang)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