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上消費潮「突然」風風火火,周末深圳山姆店停車場盡是香港車牌的車,還有巴士線來往香港10個不同地點接送購買大包小包的乘客。為什麼要去內地?他們各有自己的答案;但對於周庭和鍾翰林來說,他們聲稱「被迫」要去內地,無論去了或沒去,最終一個流亡加拿大,一個到英國尋求政治庇護。選擇去內地還是不去內地,好像是兩個世界的人,南轅北轍難於討論;反而值得關注的是,作為課程要求,香港學生要到內地考察,這種活動對國民身份認同的效果與家庭的影響,孰輕孰重。
周庭由於被控干犯「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獲准在保釋期間到加拿大修讀課程,最後棄保潛逃。令人矚目的是,她透露在香港保釋期間,被國安處告知如果想取回護照到加拿大升學,須滿足一個條件,「跟我哋返一次大陸」;結果去年8月在5名國安處人員「陪同」下到深圳一天。
據報道,她形容行程是「某些吃喝玩樂的行程,我還被安排參觀『改革開放展覽』,了解中國及共產黨的發展,以及歷代領導人的『輝煌成就』;之後我也被安排到騰訊總部,了解『祖國的科技發展』」。
鍾翰林則干犯「分裂國家」罪被判囚,去年6月5日刑滿獲釋;由於獲釋時不足25歲,出獄後須接受法定一年的監管令,被要求定期與國安處警員會面。據鍾表示,去年9 月,警方提出要他回大陸旅遊,他即時拒絕,及後警方沒有再提起這件事。
部分港人與內地人沒有共情
為什麼要安排曾經干犯「分裂國家」罪行的人到內地參觀?估計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有此政治取態及違法行為,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國家的發展歷程及現時狀况;如果他們有一定的了解,相信他們會「回心轉意」。這種假設有一定的道理,香港相當一部分人跟內地人沒有共情,原因是沒有共同經歷。內地人經歷國家從貧窮到部分人先富起來、從科技落後到享受先進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從被外國人看不起到在外國可以昂首闊步。香港人如果關心內地發展,或者在不同時期去過內地,有縱向的比較,或許有所領會,但始終很難理解,為什麼內地人會對國家的未來發展愈來愈充滿信心。
然而,去看一個「成就展」就能改變看法,並且產生共情?這是不可能的。周庭從頭到尾都認為自己是「被迫去的」,牴觸情緒從上車一刻就開始,過程中有沒有強顏歡笑不得而知,但肯定對所看到的充滿敵意。鍾翰林則「慶幸」沒有「被迫成功」。
從去年開始,香港的公民科要求所有高中生必須到內地考察。教育局的文件稱,旨在讓所有高中學生通過實地考察活動,親身了解國情和國家的最新發展,增進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欣賞,提升國民身份認同。
教育局的考察安排設計,確實是有心思和周全,在不同地方的項目能夠體現當地特色,包括有文化、歷史、科技等元素,並要求學生蒐集更多相關資料,就考察的所見所聞和反思,完成個人專題研習報告。
這種形式的國情教育,成效如何,有待實施一段時間後,綜合各種評估才能得出結論。但值得關注的是學生心態,以及督導考察的教師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考察的內容。學生心態有沒有感覺到是「被迫去的」?但即使有,相信這個因素隨着時間轉移將會愈來愈淡薄,反而是教師的心態與做法關鍵。
過去也有學校安排學生到內地參觀考察,學生看到一些內地情况不明白問隨行老師,得到的答案是「共產黨造成的」;更有甚者,老師帶領學生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時,對學生聲明,她對這個事件持中立態度。學生去內地考察,反而成為灌輸反動意識的場地。但這兩年教師經過「大浪淘沙」,相信這些明目張膽的教師會有所減少和收斂。
社會氛圍和學校對在價值觀成長期的學生,影響深遠,這些都已引起關注並且採取應對措施。但家庭對青少年的政治影響,則鮮見研究評論。周庭據說是生長在避談政治的家庭,但其父母為何要給她申請英國國籍?又如何給她解釋選擇國籍的價值觀?
國民身份認同的家庭因素 應予關注
香港很多家庭有外國國籍、孩子讀國際學校,問題與原因先不說,畢竟是少數,但注重學習英語則十分普遍。希望孩子學好英語沒有問題,問題是只強調學好英語、只鼓勵孩子看英文小說和美國電視,卻不同時注重學好中文。「重英輕中」的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一無所知,也不感興趣。所謂「避談政治」,實際上就是不給孩子講中華文化、歷史,不敢以中國人為驕傲,不希望孩子承擔中華民族復興的責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長大,怎麼可能會有中國人的共情。即使不把問題上升到政治層面,「重英輕中」的學生,有的DSE(中學文憑試)中文也不及格,「被迫」只能選擇到外國升學,限制了跟中國人產生共情的機會。
青少年國民身份認同的家庭因素,應該引起關注。一代甚至兩代人已經被毁了,這個情况不能延續下去。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