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兩個馬來西亞書友,一個叫做蕭永龍,另外一個叫做許祥鐘(綽號光頭佬);兩個都是愛書年輕人,而且都熱愛香港文化,蕭永龍特別喜愛金庸和西西,祥鐘則鍾情董橋。今天集中介紹蕭永龍,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南洋書話──香港、南洋、民國舊書刊記述》,邀請我替他寫序。
蕭永龍,1988年出生於馬六甲,拉曼大學中文系畢業,碩士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他經常流連在台港馬各大書店淘書,目前以撰寫書話為樂,文章散見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中國報》、《當今大馬》、《學文》,香港《微批》等處。
多年前已認識蕭永龍,正確是哪一年認識的,想不起了,只記得是在香港新亞圖書公司的舊書拍賣會第一次見過他,因為他舉牌快、出價狠,三幾個回合便把對手KO,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後來聽人説,他就是馬來西亞的「阿龍」、金庸武俠小說的大藏家兼大買家。單以收藏金庸小說版本的數量來說,香港能和他比肩的只有鄺啟東,中國大陸的只有天津馬先生,三雄鼎立,各有千秋。
2022年9月,我親自「領教」過阿龍的厲害:他有本事替我從大馬弄來一套金庸《神鵰俠侶》最初版的普及本共111冊。阿龍自言,他是因為一部舊版金庸小説,無意之間打通奇經八脈,開始尋覓各稀見金庸舊書,進而把港台馬各早期作家,舉凡劉以鬯、張愛玲、西西、三四毫子小說、天狼星系列作品都收入囊中。
我們在阿龍這本新書裏可知這些年來阿龍練功不斷,終於有成。阿龍對劉以鬯先生早年小説的研究,有獨到見解。他的〈劉以鬯的三毫子小說與再創作〉是一篇很值得細讀文章,阿龍比對過劉先生幾個不同版本、不同名稱,但內容沒太大不同的小説,發掘出劉先生「再創作」的前因後果,這個發現難能可貴。 阿龍在〈舊時月色:董橋那代人的寫字人生〉裏寫董橋,寫得生動、有趣。董先生是我的舊上司,我們在共事的報社朝夕相處好幾年,我對董先生的認識不算淺,但董先生的學問實在深不見底,我輩望麈莫及。阿龍和董先生只有幾面之緣,已能捉摸到董先生的神緒,寫出風趣的一面。
阿龍也有「死穴」。儘管他已收集了不少劉以鬯、張愛玲、西西、三四毫子小說,金庸小說也盡歸他囊中,但他還是吃不飽,正如一個吃盡天下珍饈百味的老饕,還在尋找他還未吃過的東西。阿龍朝思夢想要得到西西的親筆簽名,去年年初他央求説:「仁哥,如果你下次見到西西,可否替我要個簽名?即使寫在草紙上也好!」阿龍就是有這種儍勁,沒有這種勁力,就寫不出這本好書。可惜,西西已於去年年底離世,阿龍無法圓夢,對他打擊很大。
另外一個熱愛香港文學的「南洋仔」許祥鐘,他同蕭永龍比較,各有千秋,他們兩人同樣在大馬報紙有地盤寫稿,寫人和寫書。祥鐘藏的金庸小說沒有永龍那麼多,但他手上的董橋簽名本,以數量而言,獨步馬來西亞。這對大馬孖寶,認識很多香港書友,港馬書友不時在群組交換兩地舊書巿場的情報。有價值的舊書在香港難求,我們有時也要求助這對南洋孖寶。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