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防洪水道

上星期特首在《施政報告》聲稱推行「悅目亮麗城市計劃」,加強美化城市,包括重點打造城門河及元朗明渠為賞花熱點、美化主要道路中央分隔帶及迴旋處花床等園景等等;接踵而來會提升現有市區排水系統防洪能力。

香港由火成岩組成,多山且崎嶇不平,主要平地有限,以氾濫平原和沿岸低地為主。山丘為新界及港島主體,主要有大帽山、八仙嶺、青山、飛鵝山、馬鞍山、鳳凰山、太平山等。香港位於熱帶風暴路徑上,每年平均降雨量達到2400毫米以上。雨水從山頂通過山脚土地排出海港,不少地名都反映這項現象。港島的黄泥涌、大坑、水坑口、九龍塘、葵涌、東涌等等都是表表者。但最傳神就是天水圍及洪水橋,簡單直接說明蓄水及去水功能。

最近香港經歷500年一遇世紀暴雨後,地鐵站成為澤國,浸沒商場底層,引起市民對下水道排水能力懷疑,並對其防災能力提出疑問。

防洪設施

一向以來,落實了不少防洪設施,足以應付200年一遇降雨量。現時全港只剩餘4個水浸黑點,其中兩個黑點的改善工程正在施工,包括薄扶林村水浸黑點改善工程,預計未來1、2年完成,尖沙咀漆咸道南水浸黑點改善工程已在去年8月展開。餘下兩個水浸黑點,包括大埔林村谷盆地及元朗新田石湖圍,第一階段改善工程已完成,現正規劃及設計下一階段工程。接踵而來會提升現有市區排水系統防洪能力,利用「截流」、「蓄洪」及「疏浚」制定防洪措施,加强效能。

上星期特首在《施政報告》聲稱推行「悅目亮麗城市計劃」,加強美化城市,包括重點打造城門河及元朗明渠為賞花熱點、美化主要道路中央分隔帶及迴旋處花床等園景等等。除此之外,有不少個別經已復修渠道工程,都盡量回復自然狀態,加設花朵植物覆被,成為鳥語花香消閒好去處。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孫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