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的晚輩參加下月區議會地區直選,朋友問筆者能否給一些意見?這一問,促使我對這次區議會選舉認真作了一番思考。今年7月立法會通過《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對區議會選舉辦法作了大幅改革修訂,包括恢復委任制、設立提名制以及減少地區直選議席,而最重要是將區議會的職能,定位為就地區民生事務接受政府諮詢、收集及提供意見建議,以及聯絡地區人士定期聽取意見。這一定位,從根本上將區議會去政治化,回歸地區治理。我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是,在新的規則下,報名參選並且成功獲得提名的399名候選人,其中171人將角逐88個直選議席,在雙議席單票制之下,競爭將會很激烈,他們要比拼什麼?
換屆是否順利的標準是什麼?
那名參選的年輕人是政治素人,競爭對手不只一個。我說,請你給我一個理由,街坊為何要投你一票?年輕人想了想,講了一通大道理,指出對手多方面不如自己,還有一些改善地區交通和民生問題的承諾。我告訴他,如果他是參選我所在的區議會選舉,我不想聽大而正確的道理,而他的承諾,我認為很難做得到。根據我的觀察,這名年輕人有熱情、肯學習,充滿正能量,如果他能够讓街坊看到他身上這些優點,而且展示腳踏實地做實事的作風,相信一定會有很多人願意投票給他。去政治化之後的區議會選舉,候選人職業、身份、背景五光十色,各有所長,最不需要的就是講大道理,最需要的是服務街坊的熱忱。有了這種熱忱,就肯花時間、花精力,就願意聆聽街坊的意見心聲,積極向政府相關部門反映民意、上達民情,就能幫助解決街坊市民的實際問題。
我思考的第二個問題,觀察這次區議會換屆是否順利的標準是什麼?地區直選88個議席成為關注焦點,是理所當然。近日全港多處街頭見到各候選人的旗幟迎風飄搖,一些地方還有候選人團隊擺街站派單張,特區政府更加全體出動,拍廣告呼籲市民12.10積極投票,而且在上水兩所中學設投票站,為居住內地的港人返港投票提供方便。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在立法會表示,將推出「區選夜繽紛」,在夜市設置攤位宣傳區議會選舉,讓市民明白地區治理改革有切身好處。隨着投票日期將近,選舉氣氛必然進一步升溫。
區議會選舉的投票率的預期
近日一次飯聚,有關心選舉的朋友問:你估計今次區議會選舉的投票率是多少?我認為取決於兩個因素。首先是特區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和愛國愛港力量全力以赴動員。根據筆者觀察,本屆區議會選舉,政府的媒體宣傳力度較以往大,但稍嫌手法比較傳統,似乎亮點欠奉。其次是各個候選人要敢於針對區內存在的各種民生問題,為民發聲,言之有物。如果能够觸及市民的切身利益,就可以刺激街坊大眾出來投票的意慾。
但是,對這次區議會選舉地方直選投票率的期望,應該抱實事求是的態度。一方面畢竟是區域性選舉,與全港性的立法會選舉相比,市民關心程度不同。其次,雖然直選平均每區4人爭2席,部分甚至6爭2 ,競爭不可謂不激烈,但是新規則下,原來那些政治反對派的人和搞事分子無法取得入閘資格,例如上屆多達99人參選的民主黨今屆無一人能取得提名,對該黨是一個沉重教訓。新形態下的競爭肯定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火花,難有「刺激性」的場面,從選民心態上講,也會令關注程度下降。
其實,這次區議會換屆,間選和委任的意義也同樣重要,否則修訂選舉辦就沒有意義。根據參選人數,參加間選的候選人面對的競爭未必比直選更輕鬆,也在積極準備競選政綱、部署拉票。可以肯定的是,「三會」間選的投票率一定很高,這是新規則的一個重要觀察點。歸根究底,這是一次既有競爭、又注重各方平衡的區議會選舉,關乎「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意義重大,每一個市民都應該積極支持、踴躍投票。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