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天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論壇結束。中國趁機宣傳一帶一路的成績,西方世界則照樣冷處理。正是各有話說,無法定於一尊。
國際政治現實
這是中國近期重大的對外活動,當然大力宣傳。總結過去十年的投入,也可說有些成績,不能一概否定。不過,如果從商業角度計算成本效益,也許言人人殊。所以,不妨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潑一點善意的冷水,旨在日後少走彎路。中國表示,一帶一路得到外國廣泛支持,中國也沒有製造其他國家的債務危機。跟着,中國列舉很多實例,說明某些國家的經濟危機是它們自己管理不善而出現的。好,就當中國的版本全是事實,但在現實上,中國的說法只能在中國可控制的版圖內大幅宣傳,卻難以在債務國宣傳和得到當地人民接受;連中國可以影響的非洲宣傳基地,也難以發揮作用。
此外,這次論壇號稱「國際高峰會」,但來華出席論壇的外國元首,比上兩屆都要少,有分量的更少。除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為了拉住中國作水泡)之外,沒有太多國際重視的頭頭到來。第二屆論壇時,代表緬甸的是昂山素姬,但如今她已被禁,與中國友好的緬甸軍政府也不派人來。這就是國際的政治現實。
普京來華乘機與越南會面
更值得注意的是,普京這次來華,乘機與越南元首武文賞會面。越南早前剛與美國修好,這次更邀請普京訪越。眾所周知,俄羅斯一向搵中國笨,「絲綢之路經濟帶」原有上中下三線,但俄羅斯並不熱衷,還影響中亞地區的國家,不要全部接近中國的投資,以免受制於中國。這些都是當地傳媒公開的論調,只是內地不報道而已。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如今一帶一路的項目已經調整。這種「縮水」反而是好事,適合中國經濟下滑後的現實,不會像以前那樣盲目投資。所以,只要中國不再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頭腦發熱,急於求成;相反,只要按部就班,很多計劃早晚水到渠成。現在內地民間不少人再提鄧小平當年的「二十四字方針」,包括韜光養晦,絕不當頭。目標是爭取時間,更好地鞏固基礎,積累日後的壓倒性優勢。總之,走着瞧吧!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