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的翁文灝

中日戰爭14年間,翁文灝主管全中國的戰時工業生產及經濟建設,對於怎樣保障中國的礦產資源免遭日本掠奪有極大貢獻。

筆者9月17日出席紀念九一八的大型綜合音樂晚會。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92周年。92年前的那天,揭開了長達14年中日戰爭的序幕。抗日戰爭是史詩式的壯懷激烈,3000多萬英雄兒女的浴血犠牲,換取今天祖國大地的繁榮昌盛。文明衝突非一日,弱肉強食恨無情。奮鬥正未有窮時,如今警鐘又長鳴。筆者寫方略品評,穿透世情,目的是致敬中華民族百年奮鬥的英雄們,向當代的年輕人陳述介紹。中國的今天,如這些民族英雄們所願,沒有你們的捨身奮鬥,就沒有我們的富強安定。筆者今天介紹抗戰時期翁文灝的貢獻。

首位地質博士 研究礦產分布

翁文灝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他17歲考入上海震旦公學,其後官費留學考試合格,19歲前往歐洲留學,24歲(1913年)在比利士魯汶大學獲地質學博士。翁文灝於中國地質學研究有偉大貢獻,專長研究中國各種礦產分布資源。他是中國第一位地質學博士,第一位撰寫中國礦產誌,第一位編撰全國地質圖,第一位代表中國出席國際地質會議,第一位對中國煤炭按其化學成分進行分類的開拓型學者。他對燕山地殼運動和與之有關的岩漿活動以至金屬礦床形成理論都有獨特發現和創見。他主導發現及開採中國第一個油田(玉門油田)。

翁文灝對構造地質學和歷史地質學有研究貢獻。周口店出土的北京猿人,亦是由他所主導的新生物研究所發現。他在國際學術界享有聲譽;英國,美國,德國和加拿大等地的大學及研究機構先後頒授給他的榮譽學位多不勝數。

保障礦產資源 免遭日本掠奪

在九一八事變之前,翁文灝(當年他42歲)一直都是從事學術研究,所任政府公職都與學術有關。九一八事變之後,他毅然投身救國行列,出任軍事委員會國防設計委員會秘書長;1936年出任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長;1938年升任經濟部長。中日戰爭14年間,翁文灝主管全中國的戰時工業生產及經濟建設,對於怎樣保障中國的礦產資源免遭日本掠奪有極大貢獻。

日本侵華期間,姦淫擄掠,殘民以逞,劫走大量中國的豐富資源;其中包括黃金2.1萬噸,糧食8億噸,稀土2億噸,青銅4.9億噸,高嶺土1.5億噸,木材7億立方米,歷史文物360萬件。甲午戰爭清朝慘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之餘還要賠償2億兩白銀。日本軍國主義利用這些白銀大量製造和購買軍備武器來侵略中國。一戰之後,為了向日本贖回遼東半島,民國政府支付3000萬兩白銀。中日之間這筆血債尚未清算,歷史賬目尚未了結。

經香港返陸 轟動一時

翁文灝在抗戰期間統籌全國所有天然資源的利用和保障計劃,從中國的抗戰大後方雲貴川等地,開採稀有資源,長途跋涉,出長江,經兩湖,上山西,越外蒙,運往蘇聯換取軍備武器。中華民族艱苦卓絕,不屈不撓,誓死抗爭,曠古爍今。這種抗戰精神,不是如今處於安逸的香港特區年輕人可以想像得到。翁文灝愛國救民之心和億萬民眾之心相連。抗戰勝利後,他出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資源委員會委員長,從政的高峰是1948年出任行政院院長。1949年解放戰爭已近尾聲,勝敗之勢分明。翁文灝退出政壇遠赴法國。

新中國成立之後,他經過多番思量,出於愛國熱情不言休,1951年(62歲)毅然回國,經香港返到內地,當年轟動一時;因為他是曾經擔任國民政府最高級別官員之中回到北京的第一人,而且曾被中國共產黨點名為戰犯之一。1954年,翁文灝出任全國政協委員。他的晚年,主要從事學術翻譯及研究;1971年以82歲的高齡病逝於北京。他和梁思成和陳寅恪齊名,被譽為中國的三大國寶。往事並不如煙,忘記就是背叛。翁文灝的一生,可以為抗日戰爭期間中國高級知識分子的愛國熱忱下一註腳,值得深思銘記。

原刊於點新聞,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關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