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財新峰會香港場闊別香江三年,今年以「營造開放新格局」為主旨強勢回歸,試圖為發展尋方、為民生探路、為創新覓徑。其中,6月9日下午的專題討論環節便以「人民幣國際化:轉折的關口」為主題,是近期最受各界關注的熱門話題。
討論環節邀請了香港金管局高級顧問邢毓靜、中國國際期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永利、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及港大亞洲全球研究院傑出研究員沈聯濤等重量級講者參與討論,以下是節錄部分講者的內容。
2023年以來,國際上「去美元化」呼聲很高,包括亞洲、東盟、南美、金磗國家組織等不少國家的領導人都呼籲「去美元化」,預期使用人民幣支付結算的合作愈來愈多,大家都對人民幣國際化抱有極大期望。
不過,王永利為人民幣國際化降一降溫,他說如今國際化程度尚未達預期目標,無論是人民幣於外貿支付及儲備貨幣所佔份額,迄今都不超過3%,甚至遠低於人民幣在SDR的12.28%權重比例。
貿易、金融、儲備成國際化三大功能
王說:「一種貨幣能否國際化,國際化程度能有多高?絕對不是單方面想像出來,這是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綜合實力和影響力的結果,而且作為國際貨幣,不是只有好處,也有挑戰,如果沒有足夠大的影響力,把貨幣造成國際化是很難的。當然,我們還是要按中央要求,中央一直講的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審慎推動國際化,既要繼續推進,也要注意風險。」
他表示,目前人民幣國際化主要聚焦於貿易結算,但一個貨幣的國際化標準,除了貿易結算外,在廣泛大量金融交易能否用你的貨幣計價,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金融交易的規模遠遠大於貿易規模,如果不能在金融交易中大量使用人民幣,單靠人民幣貿易的應用是有其天花板,最後是儲備功能,這就更取決於貨幣的安全性、流動性及盈利性。如果你沒有足夠大的影響力,希望人家拿你的貨幣作為儲備,那怕是用你的貨幣作為計價結算,也不一定儲存你的貨幣。
回顧人民幣國際化的歷程,王指,中國其實偏重離岸中心的發展,現時所有貨幣結算的主體是即時結算,人民幣通過銀行及清算機構走出去,只是人民幣所有權走出去,但人民幣資產仍留在內地,未來國際化的目標需要由「離岸」回歸到「在岸」,這需要加深內地很多基礎設施的改革,如果國內金融交易不能大量吸引國際的金融資源進來,不能讓內地市場國際化的話,人民幣國際化的空間亦有限。
俄印本幣貿易僅維持一年即叫停
王補充,當大家熱烈討論去美元化,焦點是如何提升本幣的應用,卻忘記它是要付出代價。一年前,俄羅斯與印度推動雙邊貿易以本幣結算,結果一年下來,俄羅斯向印度出口很多石油天然氣產品,但從印度進口的很少,很快累積了數百億盧布的貿易順差,它不能用盧布購買其他國家的產品,最終要叫停本幣交易。
他指出,在維持美元霸權的背後,美國在聯合國有巨大影響力,在全球有駐軍,擁有強大聯盟,能夠與同盟國共同採取有效手段,讓其他國家不敢賴美國的欠債,中國仍未具備這方面的綜合實力,他說他曾經任職中國銀行國際業務,深知國際化的風險,就是你把錢貸出予別人,便有收不回的風險,人民幣國際化是需要控制交易違約風險,若沒有美國的影響力,人民幣國際化會得不償失。
另一位重量級講者沈聯濤(註)亦稱,中國政府要有心理準備人民幣國際化之路是非常漫長,中國政府需要做好本份,就是在本國營造人民幣國際化條件,而國際化與否不是中國說了算,而是如何讓國際市場接受。
1870年美GDP已超英 70年後美元才稱霸
沈表示,美國加州大學著名的經濟學家Barry Eichengreen最受他尊敬,Eichengreen引用美國經驗,美元代替英鎊的霸主地位歷時70多年,美國GDP於1870年早已超越大英帝國,但要待二戰之後的1945年,美元才完全代替英鎊,很簡單,美元達到現時地位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改革過程,而人民幣國際化走了20年,或者有說是40年,足夠嗎?如今中國GDP只及美國的三分之二,作為大國戰略,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需要漫長、要有耐性的戰略問題。
沈指出,第一是人民幣國際化思路,這是個大領導的頂層設計,第二是宏觀條件,若沒有美國和大英帝國的經濟體量,是很難辦得到,第三是微觀等一連串技術問題,加上中國市場本身的結構性問題,例如支付系統、期貨市場等等,整個貿易及投資市場的問題不解決的話,人民幣的生態系統是沒辦法轉過來,所以大家不應對推進國際化操之過急,到時機成熟,人民幣自然就可以出去。
沈讓大家認真想一下,二戰後戰敗的德國經濟急速恢復至世界經濟列強,當德國要從馬克轉換成歐元,歐元危機於2008年就出現,日本戰後經濟更曾達到經濟第二強,但日圓危機早於1998年出現,所以這不是簡單問題。
ROE偏低 難吸引資金入場
沈表示,很多人沒深思熟慮,單從一個戰略希望便要把供求造成國際化,但是從投資者的角度而言,人民幣完全不具備美元稱霸的3項條件,就以資金回報率(ROE)為例,投資人民幣產品的回報沒美元那麼好,日圓及歐元也沒那麼好,所以全部都不是美元的競爭對手。
第二是流通量,美元的流通量遠遠超過其他貨幣。
第三是風險,美元風險是遠遠低於其他貨幣。
沈認為:「你可以喊去美元化,但也不一定你也能走上去,大家在這方面要保持頭腦清醒,自己先做好份內的事,國際化等同市場接受與否,那麼ROE便非常關鍵,若中國資本市場改革不到位,是很難跟美國資本市場來競爭,若你爭不贏,那麼全球投資者就不一定覺得人民幣市場有同樣的吸引力,因為你的ROE達不到要求,我是不會投資的。」
註:沈聯濤曾任職世界銀行、馬來西亞央行、香港金管局、證監會主席及中國銀監會首席顧問,近年專心學術研究,發布不少貨幣金融論文及著作。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