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學校與國際學校:德國人與法國人

先從香港家長關心的貼身問題着手,嘗試從文化的角度,比較「本地學校」與「國際學校」。
承認有文化差異,就等於承認了文化之間是平等的。沒有所謂優質文化與劣質文化(這點也許很多朋友會很不同意)。
 
本地學校與國際學校,來自不同的淵源,經過不同社會的洗練,因此形成不同的取向、規矩、方法、標準來教育下一代。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學校?教師是什麼角色?如何看學生的成績?如何看師生關係?如何看紀律?如何看先天與後天?等等,其實都很不一樣。
 

文化底蘊 各有千秋

 
家長對本地學校與國際學校的看法,其實只是兩種教育文化的冰山一角,下面都有深層的文化底蘊。我們看到兩類學校的表面差異,不是用簡單的方法就能夠消除的。因為我們看到的優點、缺點,其實都只不過是浮現出來的零星片面,背後都有深刻的教育觀念、基本假設、運作模式、教育目標,縱橫交錯。我們接受某些零星的特點,其實正是接受整體的學校制度和教育文化;而這些教育文化,都是長期的人類生活孕育出來的,不是可以迅即改變的。
 
由於個人的文化出身不同,後天的經歷不同,因此很容易以個人的文化價值觀,去判斷人家的文化,因而景仰或者鄙視人家的文化,但是這並不表示人家的文化一定有問題。
 
由於時代變遷,每個社會的文化,都會逐漸暴露出一些弱點,或者說文化追不上時代;又或者在某個時代,某種文化表現優勢,但是時代變了,優勢變成劣勢;又可以因為社會再發展,古老文化煥發出新的優勢。
 
以前人們總以為文化是穩定的元素,不會變化。其實,隨着社會變遷,社會文化不斷改變,只不過文化元素比較深層,一般變得較慢;就像大海的暗流,不如海面的波浪,變得那麼迅速,變動的幅度那麼大。
 
那麼,當家長在本地學校與國際學校之間猶豫徘徊的時候,他們其實是在面臨哪樣的一種抉擇呢?下周再談。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刊登。
 
(封面圖片:Pixabay;設計圖片)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