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學校與國際學校:德國人與法國人

先從香港家長關心的貼身問題着手,嘗試從文化的角度,比較「本地學校」與「國際學校」。
上周談到比較教育這門「學科」的歷史淵源。開始時,深入其他國家與文化,研究當地教育。1970至90年代,發達國家大規模援助發展中國家,出現一批只講大系統、大數據、宏觀結構,空降別國指手畫腳的「專家」;1990年代以來,「國際專家」逐漸有不少來自發展中國家,情形又有了變化,教育研究又逐漸移向深層的、微觀的探索。
 
這牽涉到教育裏面的文化因素。1996年,到哈佛教書,除了要求要傳承《教育與發展》這門「國際教育」的必修,可以由教授自己設立新的課程,筆者於是設計了一門《教育研究中的文化視野》。當時一班50至60人,往往來自20至30國家,許多文化元素在學生身上表現無遺。真是邊教邊學。就這樣,逐漸對教育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形成了一些系統的看法。這裏逐步與讀者分享。
 
先從香港家長關心的貼身問題着手,嘗試從文化的角度,比較「本地學校」與「國際學校」
 
須知道,文化有各種不同的含義,這裏的「文化」不是指藝術、文物等表象的文化(如香港文化中心),也不是指社會深層意識形態的文化(如文化大革命),而是接近人類學的文化,指語言與文物、風俗與禮儀、英雄與隱喻、行為準則、共同價值、基本假設、思維方式等七個層次(以後有機會再介紹)。
 

本地學校 國際學校

 
所謂本地學校與國際學校,很容易以香港的法例界定;家長選擇學校時,關心的並非法理上的區別。不像中國內地或者新加坡,香港的國際學校也允許錄取本地學生,所以國際學校大部分學生都是本地學生。在國際化程度極高的香港,家長幾乎完全不會計較種族因素。在其他社會,即使國際學校可以錄取本國學生,那是屬於極少數富裕家庭的選擇;在香港,卻有很厚的一層中產階級,負擔國際學校的昂貴支出,完全不成問題。
 
因此,香港的國際學校是很特殊的現象,代替了許多社會的精英私立學校,但要面對廣泛的家長群眾。學生和家長面對兩種截然不同的學校文化、教育文化。很少社會有這樣的現象,故此探索本地學校與國際學校的文化差異,香港有很特殊的環境。
 
一般聽到的是,本地學校的學生功課壓力很大,沒有時間和空間,很不愉快;而國際學校的孩子很愉快,沒有什麼壓力,學生很自信,很有自己的空間。社會和家長關注的,其實是這兩類學校的文化因素。
 

兩類學校 兩種文化

 
首先要說明,文化是籠統的概念,不是精確的數量概念。譬如說,德國人與法國人有不同的文化,並非說每一個德國人與每一個法國人都不一樣;然而,又絕非隨意的猜想:誰都會同意,德國人的文化與法國人的文化是不一樣的。這也許是文化比較的第一個前設。
 
因此,我們籠統地說本地學校與國際學校不一樣,並不代表每所本地學校都是一個模式,而每所國際學校又是另一個模式。
 
本地學校千差萬異,國際學校也是各有特色,而且以辦學的質量來說,本地學校之間,國際學校之間,也是參差得很,不能隨便拿一所本地學校代表所有本地學校,也不能隨便拿一所國際學校代表國際學校。
 
其次,德國人與法國人即使有很大的差異,從某個角度看,他們也會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都有歐洲的特點。這等於在西方人的眼中,會覺得中國人與日本人之間,同多於異。不過,要做文化比較,往往會突出兩者的差異,而調低兩者的共同之處。這是第二個前設。
 
本地學校與國際學校也一樣,往往容易突出國際學校與本地學校的差異,而忘記兩者之間的相同之處。譬如說,今天社會不論本地學校還是國際學校,都以學生升學為主要目標,大家大致差不多,兩者都說要注重學生的全人發展,只不過取向和運作不一樣。
 
再者,文化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社會經過較長時間的演化,形成了能夠解決日常問題的思想習慣、信念與假設,而且大家認為行之有效;久而久之,就會習以為常、不言而喻、不假思索,也就是文化。假如這種文化不符合自然界或者社會的規律,就不能存在;即使存在,也必定是短命的。這是第三個前設。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