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灼見名家文灼非社長的邀請與安排,日前,很榮幸再次獲邀見證香港城市大學時任校長郭位教授臨榮休前一天舉辦的新書發布會,書名是《高等教育的心盲》,此書正是建基於郭校長2015年在天下文化刊出《高等教育怎麼辦?》及2019年Wiley英文版The Absence of Soulware in Higher Education集大成之傑作。
此書《高等教育的心盲》從「高教國際化」、「教研合一」、「政教分離」、「品質與評鑑」、「創意與創新」等5個方向,分成27章闡述台、港、內地的高教,並穿插列舉以美國高教為主,值得學習的特質。郭校長歸納出各種所見所聞提倡,大學要努力做到嚴守程序、簡化行政、博採眾議、主管負責等基本訴求,否則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歸納所見所聞 論盡三地高教
當日分享會開始時,文社長以「大學怎麼辦?應該辦什麼?什麼可以辦?什麼不該辦?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辦些什麼?到底誰來辦?否則怎麼辦?」引領在場人士進入郭校長的分享會。
「作為高等教育工作者,使命到底是什麼?」這個亦是我一直反覆思量的問題。郭校長的分享,令我獲益良多之外,亦令我確信堅持信念,維持良好「心件」的重要。郭校長所提出的「心件」(Soulware,意即教育的靈魂,一股內蘊的偉力),其實簡單而言就是一種心態,一種精神,一個願景,是精湛科技、人文主義與精神活動的關鍵融匯。
於分享會中,郭校長簡單直接提出大學工作其實應該分成3個重要部分:教學、研究、貢獻社會。他提倡「教研合一,政教分離」,指出大學不應分為研究型大學或教育型大學。只教學不做研究,教授學生的內容不會與時並進;只做研究不教學,研究成果亦不能直接惠及學生。筆者亦非常同意這個的主張。
實踐高教國際化,引領潮流,啟迪學生,激發潛力,培養學生,達至育人,相信是高等教育的終極理想。當時郭校長反問在場各位:「學生來到大學到底為什麼?不就是為了學習嗎?」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亦同時反映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如校長於書中自序所言:「他們在處理學術問題和重大決策時一味模仿……忘了理想大學應率先造福社會。」這亦是書中所提出的「心盲」,現今高教所面對的問題。
高教主理人 心中的盲點
當日文社長於對談環節中,為我們向郭校長請教了很多很有意義的問題。當中特別令我印象深刻的正是:「郭校長如何於15年間帶領城大於各類評比名列前茅,及成為公認進步最多的大學之一?」
郭校長歸功於城大各師生的努力之外,更指出團隊精神、相互信賴的重要。現今香港社會人才外流,要建立互信共勉的團隊,確實有賴領導者的決心及堅持。他提出良好無私的「心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核心價值,亦是治療「心盲」的良藥。郭校長的堅持,除了令我體會到領導者的決心,更讓人見證了「心件」的實踐。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