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的春意

《詩經》中的春色,用花木禽鳥比興人們的各種感情,既有美好的期盼,又顯敦厚的內心,是女子對良緣的思慕,也是男子對佳偶的傾心。延至後世,成為中國詩歌的浪漫基因。

獻歲發春,四時流轉,詩人徜徉於大自然間,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詩歌所由生也。《詩經》作為中國詩歌第一本總集,高視翰苑,後世詩歌無論是對現實的真切描述,抑或感物興懷,以「比興」為依託,實無出《詩經》之右。

下文試以《詩經》中的春色為例,略說其中的物候審美,如何發源濫觴,影響後代: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

大意是:「茂盛桃樹嫩枝芽,開着鮮艷粉紅花。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順。」描寫春光明媚,桃花盛放的時候,與即將出嫁的新娘互相映襯。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邶風.燕燕》

大意是:「燕子飛翔天上,參差舒展翅膀。這位姑娘今日遠嫁,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見人影,淚流紛如雨降。」這是以飛燕比喻春日送嫁的不捨。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
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衛風.氓》

大意是:「桑樹還沒落葉的時候,它的葉子新鮮潤澤。唉,斑鳩啊,不要貪吃桑葚!唉,姑娘呀,不要沉溺於男子的愛情中。男子沉溺愛情,還可以脫身。姑娘沉溺愛情,就無法擺脫了。」這是以春天的桑葉為喻,勸喻姑娘的慎重。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鄭風.野有蔓草》

大意是:「郊野蔓草青青,綴滿露珠晶瑩。有位美麗姑娘,眉目流盼傳情。有緣今日相遇,令我一見傾心。」這是寫春天郊野的早晨,青年男女浪漫的邂逅。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
──《小雅.菁菁者莪》

大意是:「莪蒿生得真繁茂,叢叢長在山坡裏。今見的那位君子,和樂而有禮儀。」這是以春天的樹木比喻心儀的男子。

中國詩歌的浪漫基因

《詩經》中的春色,用花木禽鳥比興人們的各種感情,既有美好的期盼,又顯敦厚的內心,是女子對良緣的思慕,也是男子對佳偶的傾心。延至後世,成為中國詩歌的浪漫基因。

桃花之灼、唐棣之美、燕子之翩、桑葉之潤、蔓草之青、莪蒿之茂,這些都是春天目之所及的美景,而這種以描寫風物寄託深情厚意的方法,對詩詞創作影響巨大,隨之衍生出很多曼妙的句子,試舉一些後世描寫春色的名句,如歐陽修(1007-1072)《玉樓春》: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這首詞寫出春風嫵媚的嬌容,人生的多情,辭別春風的無憾。又如納蘭性德(1655-1685)《鞦韆索.淥水亭春望》:

藥闌攜手銷魂侶。爭不記看承人處。除向東風訴此情,奈竟日春青語。
悠揚撲盡風前絮。又百五韶光難住。滿地梨花似去年。卻多了廉纖雨。

這樣寫盡春天的離愁悲惋,教人低回不已。又如聞一多(1899-1946)《春光》:

春光從一張張的綠葉上爬過。
驀地一道陽光晃過我的眼前,
我眼睛裏飛出了萬支的金箭,
我耳邊又謠傳着翅膀的摩聲,
彷彿有一群天使在空中邏巡……

即使在白話詩中,春光也是無限的綺麗。

感物興懷的寫作手法

感物興懷的寫作手法是由《詩經》啟導,將時令引入詩歌中,表達了作者感時傷事的心情,也令讀者產生深深的共鳴,透過物候的意象,抒發隱晦的感情,成為了中國詩詞別具一格的傳統,文人墨客紛紛如影隨形,一代又一代的大文豪妙手偶得,佳句天成,造就了一篇篇時令佳作。

而其中,關於春天的頌歌最為豐碩,錦繡春色飄盪在詩詞的長廊中,低吟淺唱,往復迴還,漾出了春之美、春之思、春之情。

趁此時春光明媚,微風不燥,嫩柳依依,桃花灼灼,也許未能親歷「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之景,亦可細閱詩詞中的頌春名句,在文學中品味春之氣息,來一趟文字中的賞春之旅,感受「滿園春色關不住」的欣喜。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招祥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