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現時已逐步復常,但仍然面對外圍環境嚴峻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因素,導致經濟環境亦受到牽連。財政司司長於上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着力在財政儲備許可範圍下作出紓解民困的措施,紓緩企業的經營壓力,同時鞏固經濟復甦的勢頭,相信有助香港促進疫後經濟復甦。
筆者歡迎《財政預算案》繼續推出短期的惠民措施,同時在經濟、社會、民生發展作出中長遠規劃,協助市民走出疫下困境,亦為香港經濟復甦創造有利條件。筆者明白雖然社會已逐步復常,但外圍環境仍然充滿挑戰,希望政府繼續以量入為出為原則,並盡一切努力開源節流。
促進旅遊吸引遊客 刺激本地經濟
香港一直是深受遊客歡迎的國際都會,隨着疫情緩和,香港恢復正常通關,政府投放資源大力促進旅遊發展,包括推廣大型旅遊及國際盛事,可以提供誘因吸引國際郵輪訪港,鞏固香港作為區內重要郵輪港角色。「你好,香港」以及「開心香港」等宣傳活動,既可吸引遊客來港,同時亦可刺激本地消費及經濟。
發揮金融創新潛力
在金融方面,對於虛擬資產價值鏈帶來的商機,政府成立虛擬資產發展專責小組,研究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助加速發揮香港金融創新的潛力。另外,政府推進綠色科技及經濟的發展進程,包括成立「綠色科技及金融發展委員會」等,亦有助推動香港發展為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而政府決定引入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更可進一步豐富人才庫及吸引更多新資金落戶香港。
香港作為舉世公認的國際金融中心及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樞紐,筆者認為政府提出會研究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多風險管理產品,包括在港發行國債期貨的建議創新,並認為外匯基金增設專門配置予本地另類基金經理的組合的相關建議既具創意,同時亦有助更有效管理外匯儲備。同時喜見政府將檢視代幣化債券發行在香港的發展潛力和前景,研究政策措施,推動代幣化技術在香港資本市場的更廣泛應用。
致力培育人才 壯大人才庫
在人才資源方面,樂見政府致力培育科技初創及人才,包括延續「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以培養青少年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壯大未來創科人才供應。在航運、空運及物流業方面,政府亦致力加強人才培訓,為青年提供見習機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筆者亦樂見政府重視職業專才教育,推出先導計劃讓中學生及早接觸職專教育,發掘自己未來路向,支持政府積極研究推出更多課程,進一步強化職專教育在專上教育層面的進階路徑。
另外,在建設宜居城市方面,要達至碳中和的目標殊不簡單,歡迎政府加強統籌和推動減碳工作,以及推進新能源運輸發展,包括資助4間港內航線的渡輪營辦商建造及試驗電動渡輪和相關充電設施,以及為的士業界提供百分百擔保的貸款計劃,以鼓勵的士車主將現有的士替換為純電動的士,促進低碳城市發展。同時,政府加強支援居家安老,既可在社區層面為長者提供不同類型的照顧及支援服務,又可讓政府資源得以妥善運用。
倡推醫療融資 助抵銷日後醫療開支
在醫療衞生方面,喜見政府繼續提升公營醫療服務,以及預留資源加強香港基層醫療服務,又提出計劃向中醫藥發展基金注資5億元,進一步推動中醫藥發展。
筆者明白政府的資源有限,以公帑應付醫療開支絕非持久方法,而醫療保險則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醫療融資方案,由醫療保險幫助市民付款是其中一項有效方法,期望政府盡快推出醫療融資方案,包括容許自願醫保以外不帶儲蓄成份的醫療保險享有稅務優惠,以鼓勵市民購買更多的醫療保險,作為抵銷日後的醫療開支。另外,期望政府將增撥資源去向透明化,並改善牙科服務,包括全面檢討牙科政策等。
過去3年多的疫情打擊香港經濟,加上外圍環境不穩,導致政府面對財政壓力。隨着社會現時已逐步復常,並已重啟與內地及國際之間的往來,期望政府盡快公布相關政策細節安排,重建香港疫後經濟,並繼續恪守「量入為出」的原則,支援社會民生發展,同時致力作出長遠規劃,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拓展龐大的內地市場,繼續擔當好內外循環交匯點的橋樑和角色,以自身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