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樂:社會復常是回到起點,還是順勢帶來改變?

社會復常後,大家是除下口罩,回復以前的生活,還是多走一步,認真思考疫情觸發了一些什麼新的社會、經濟、文化趨勢,從中掌握未來社會走向?呂大樂教授在《明報》撰文認為,一些微觀的轉變有可能成為未來的趨勢。

本港中學2月1日 ( 周三 ) 起恢復全日面授課,教育局預計中學跨境學生最快一周內便可恢復回港上面授課。本港疫後「復常」進展良好,固然可喜,而市民大多視通關為復常的標誌,畢竟兩親友在3年疫情底下分隔兩地,現在可以重聚,自然倍感溫馨。

但是,復常之後呢?大家是除下口罩,回復以前的生活,還是多走一步,認真思考疫情觸發了一些什麼新的社會、經濟、文化趨勢,從中掌握未來社會走向?究竟「後新冠」社會是怎麼一回事,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新的環境,並且作出準備?同樣重要的問題是,疫情對我們的生活帶來衝擊,或許對社會造成一些後遺症,我們應該如何補救善後?

復常的細微轉變成大趨勢

教育大學香港研究講座教授呂大樂教授在《明報》撰文認為,一些微觀的轉變有可能成為未來的趨勢,例如上班安排、居家工作、遙距營運等,而其相關性並不僅限於工作安排上是否可以容許有更大彈性,而且影響到很多人對城市生活的理解──如果每天都需要到公司上班的安排已發生轉變,那麼居住地點是否可以有更多選擇?如果一定的社交距離或生活上個人所享有的空間,成為安全感、生活質素的重要考慮時,人們對社區的期望會否因此而改變?大家對居住的地點、環境,是否有了新的理解、期望?

呂大樂指出,多年來,人們早已接受互聯網、社交媒體、流動資訊所帶來的新的餘暇生活娛樂、消費;但疫情下大多數人自願或被迫進入電子化、數碼化的生活方式,這對未來的生活起居,將會帶來怎樣的進一步改變?人的生活圈在擴大?還是收縮?又或者應該問:哪些方面擴大?哪些方面收縮?

具體地說,特區政府哪些部門、服務,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毋須市民親身辦理申請某些牌照或證件,亦可以如常服務呢?呂大樂強調,並不是指郵寄申請、電話預約,又或者通過互聯網遞交申請文件,而是徹底的電子化,將政府服務全面走向智慧型,把櫃枱服務的必要程度降至最低。

智慧政府應是施政關鍵指標

他試為,如果一般政府服務能夠大大提升它們的電子化程度,相關部門應可騰出人手,提高櫃枱服務的效率和素質,更好地為有特別需要的市民服務。「簡單地說,在疫情之後,如何加快步伐推動並且落實智慧型政府及政府服務,不單止應該成為議程的一個項目,更加應該是政府施政的關鍵指標,盡快落實、完成的工作」。

呂大樂又問,在學校授課方面,應用Zoom之後,會是怎樣的電子教學?在內容上、素質上有何突破?在很多服務行業之中,如何改變過去人對人的服務方式,將新的概念、元素注入服務之中?這都是值得深思的議題。

香港市民「是順勢開拓更多更大的改變?還是所謂復常就是回到起點?疫情期間所見到的新興事物,只是臨時過渡性質?還是顯示新趨勢的線索?」呂大樂相信,種種後續的提問,其實都應該認真思考,總結經驗,面向未來。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