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失智症?

醫學研究證明,大腦內的多巴胺神經元會隨年齡退化和死亡。長者缺乏多巴胺分泌使人失去動力,也增加患上柏金遜病和憂鬱症的風險。而運動除了在物理上發揮作用,對於病人心理健康也有實質的幫助。

承接前文:〈什麼是認知障礙症/失智症?〉

就治療失智症,世衛組織建議:

  • 及早發現,盡早處理;
  • 平日增強個人體質、認知能力、活動能力和健康狀況;
  • 盡早發現身體的其他疾病並展開治療;
  • 注意是否出現個人具挑戰性的異常行為和心理症狀;以及
  • 向護理者(同住家人/院社職員/護理人員)提供疾病資訊和為患者提供長期支援。

世衛強調,年長是失智症的客觀因素,但不是所有長者都會有相同風險。他們更指出,失智症屬於慢性疾病,除了家族遺傳有跡可尋之外,病發初期難以預測和防備。所以長期保持經常做運動,戒除吸煙和飲用酒精等壞習慣,注意健康飲食,保持良好血壓和正常體重都有助降低患病風險。心理上應保持正面避免給予自己壓力,保持社交活動和學習新事物,皆是良好的風險管理措施。

多巴胺有什麼好處?

運動有益身心!運動好處多多!運動可以強身健體!運動可以增強活動能力,改善健康狀況!

作為物理治療師,經常都會鼓勵病人鍛鍊身體,精神科醫生也要求病人做多點運動去紓緩情緒。已有很多研究顯示,運動有助增加血液中的鈣質含量,促進腦部釋放多巴胺。多巴胺(Dopamine)與腎上腺素(Adrenalin)同樣屬於荷爾蒙,作為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能夠將內心的喜歡和想做的東西轉化為實踐的慾念,提供活動和達成目的動力。例如你很喜歡唱歌,腦內的多巴胺會刺激你去唱歌,並且和體內血清素產生化學作用,令你獲得快樂感。

當人感覺愉快時,大腦又會增加釋放多巴胺,鞏固你的快樂經驗,構成一個良性循環(動機>多巴胺作用>實踐>獲得快樂感>多巴胺增加>重複實踐)。筆者認識很多運動迷,當中不乏退休人士,一天不去游水跑步便會渾身不自在,告訴我好像失去了什麼的,相信這個也是多巴胺的「快樂循環」吧!

當然,過高濃度的多巴胺會使人處於亢奮狀態,甚至會出現焦慮、妄想和注意力不足的情況;而嗜賭、嗜酒、沉迷刺激活動也是因為多巴胺,但可以透過思想訓練去操縱分泌量。

長者缺乏多巴胺 增加患病風險

如果還不明白多巴胺有多重要,那反過來想想身體缺乏多巴胺會是個怎樣的局面。首先你會對事情失去興趣和動力,行動變得緩慢。多巴胺同時間會影響你的情緒、睡眠素質、集中力、記憶力等等,逐漸整個人便失去活力朝氣。

聽來是否很耳熟?是的,醫學研究證明,大腦基底核內的多巴胺神經元會隨年齡退化和死亡,長者缺乏多巴胺分泌使人失去動力,也增加患上柏金遜病和憂鬱症的風險。

運動除了在物理上發揮作用,對於病人心理健康也有實質的幫助,因為運動時大腦會調整體內的化合物份量如下:

  • 釋放大量腦內啡/ 安多酚(Endorphin),有別於多巴胺,安多酚是真正製造快樂的荷爾蒙,也是天然止痛藥和抗憂鬱藥,對於受疾病帶來的痛苦有中和作用。
  • 消耗大量積存於肌肉的胺基酸(Amino acid),使人體能夠更快從食物中吸收例如色胺酸、賴胺酸的天然胺基酸(人體不能自行製造)。而色胺酸(Tryptophan)有助消除壓力和改善抑鬱、焦慮等負面情緒。
  • 習慣運動的人在面對壓力時,會比沒運動的人釋出較少皮質醇(性格暴躁或因皮質醇偏高)。
  • 釋出更多例如血清素(Serotonin)等神經傳導物質,如些是大腦構成記憶的主要材料,所以透過物理治療運動,可以加強記憶和認知能力。

物理治療師的工作

有些長者因為身體機能已退化,不適合在家中獨自進行運動訓練,需要有人從旁指導姿勢和監察身體狀況,物理治療師的角色便是為他們計劃和引領進行運動治療,也為家人分擔繁重的照顧工作。有什麼運動適合長者和初期病患者?

  • 帶氧運動:對於沒有徵狀或早期病患者,適合跑步、游水、踏單車等有規律的中高強度運動,有助加強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減少患上因心血管病所致的血管性痴呆症機會,同時增加供應到腦部的血氧和養份。對於帶氧運動的好處,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筆者其他文章。
  • 肌肉強化訓練:針對地進行肌肉和關節的強化訓練,尤其是大腿四頭肌和臀部肌肉,有助減低因失智症帶來的活動力退化,防止失平衡而跌倒、撞傷或手腳不協調。
  • 認知運動:適合任何階段,尤其是已出現認知能力減退的患者。讓他們進行一些需要視覺和手腳配合,或要求對外來物件/人物作出反應(穿過、迎接或夾避等動作)的運動,會更有效地幫助預防失智症。競技運動如打乒乓球、接投球、社交舞、詠春黏手等,除了可以加強心肺和肌肉活力之外,面對外來接觸時身體會強迫腦部運轉作出反應,同時亦可以讓人保持社交接觸和互動。

投書者簡介:

彭俊耀,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聖公會福利局轄下診所高級物理治療師、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永久會員;曾於威爾斯親王醫院工作20多年,擁有豐富臨床經驗。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學學士、手法物理治療理學碩士、物理治療健康科學博士。曾於多份國際期刊出版文章,議題包括超聲導航幹針、老年膝關節退化和三維立體動作分析,以及多次受邀於醫院管理局大會、澳洲睡眠質素會議及亞太復康會議中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