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治療融入中學課堂的構想和實踐

中小學未來可以嘗試將言語治療服務融入課堂,一則配合校本言語治療服務的本質,二則對學校各個持份者都有益處,還望不同學校有不同的協作嘗試,將來在學界可有更多交流和分享。

筆者為什麼要提倡將言語治療融入日常教學?這源於多年前,在一次參與教育局言語治療認知的工作坊時,讓我牢牢記住,語障學生在語言能力、發音準確度、說話流暢度及/或聲線運用上均有困難,繼而影響溝通、學習和社交方面的表現。雖然言語治療是針對這群學生,但教師了解這些理解和表達的困難元素,對於一般同學也可能有幫助。

另外,學校曾出現一位有發聲問題的學生,筆者曾轉介她給言語治療師。雖然她能理解治療師的意見,但除了會面時,鮮有練習。當時校內沒有校本治療服務,只能安排二人一學期會面兩次,已非常不錯。但若同學欠缺主動,家長未能提供協助,唯有老師可以介入,因此,我提出一起參與會面。了解到問題成因和她有什麼需要後,在日常的教學和相處中,筆者也格外留心同學的發聲情況,予以提醒和糾正。同學也很大方,不介意讓其他同學知道她的情況,形成言語治療的「學習圈」,一起協助同學改正發聲問題。

這些情況啟發到我,治療或適合融入日常,豈不會令受助同學有更多練習的機會?而且,言語治療中的理解和表達原理,其實也有益於理解和表達能力較弱的同學。如果我們從中梳理出一般同學的共同需要,滲入教學之中,或可彌補日常教學的不足。

言語治療融入課堂的契機

將言語治療融入中文課堂的想法一直埋在心裏。直至數年前,學校自資購買言語治療服務,獲派一位富經驗又有幹勁的言語治療師。我向學校的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提出將言語治療融入課堂的想法,請她安排我與言語治療師會面;我又邀請了科內最資深的一位中文老師參與協作。

這次協作極具意義,我們在一個有數位語障程度相近的同學班上作教學試驗,科任老師提供任教的素材和課業,言語治療師針對那幾位同學的需要,就教學設計提供意見。由於班上幾位同學都是言語治療師的常客,已熟知同學在理解上的困難,因而很快便能提出修訂教材和課業的建議。老師授課後,我們聚首檢討,老師反映課堂上那幾位同學的反應比以往積極,課業表現也有進步,相信是因為較容易理解教學內容;其他同學也有類似情況。

可惜那個學期時間不足,言語治療師未能在下一個課題入課室觀課。不過言語治療師有在個別治療時段繼續了解同學課堂學習的情況,反應正面。不過,這個學期後,言語治療師和老師相繼離校及退休,興幸政府宣布安排聯校的駐校言語治療師,造就過去兩年學校可持續實踐言語治療融入課堂的構想。

將治療融入到日常教學當中,可以擴大「學習圈」。(Shutterstock)
將治療融入到日常教學當中,可以擴大「學習圈」。(Shutterstock)

校本言語治療服務

由教育局倡導的校本言語治療服務,單憑名字以為只着墨於治療,但其實在《校本言語治療服務指引》中提及,校本言語治療服務的範疇不只於治療,還包括預防和提升,提升即「透過與科任教師協作,把語言策略配合教學元素,並融入課堂學習」和「分享提升語言能力的策略」。

校本言語治療服務在中小學仍是新推展的項目,大家難免將重點放在提供言語治療服務上;這當然合理,因為政府給予資源,理應是言語治療在學校中的需求很大。然而,我們別忘了預防和提升兩個重點。在預防方面,先別說對校本言語治療服務的理解,就是對言語治療的理解也未必完備。因此,讓學校人員對言語治療有基本而全面的理解,是很重要的。

上述提及,將言語治療融入課堂的做法,正是與言語治療師在提升方面的實踐,希望將練習融入日常,提升治療成效,擴散至有共通需要的同學;在校內與他科交流協作,再甚而與他校交流。

協作流程

在中文科課堂實踐言語治療融入課堂的做法,目標是以個別語障學生需要為本位,調整教材及教學方法,最後擴展至相近水平的同學。

實踐方式:

1. 言語治療師與科任老師商訂學生對象
2. 言語治療師評估學生需要
3. 言語治療師與科任老師訂定課題,製作合適教材
4. 科任老師施教,言語治療師觀課
5. 言語治療師與科任老師就學生課堂及課業表現評估教材適切性
6. 言語治療師面見學生了解學習成效

在協作過程中,我們摸索出以上流程,期望言語治療師的加入,能夠發現科任老師的教學盲點。科任老師可以參考言語治療師的意見和治療策略,評估調整後的課堂成效,平衡同班其他同學的學習需要,找出學習上的共通困難,再度調整教學策略及課業設計。

實踐事例一:以寫帶說

本校的科任老師作了兩次小嘗試。

第一次是以一位高中生為對象。這位同學有輕度語言障礙,平常多言,但其他人卻往往難以理解,原因是他的表達欠缺組織和邏輯。言語治療師和科任老師共商以寫作為切入點,在人物描寫中融入組織教學,課堂上再以寫作為輸出。同學的寫作課業,由於有了指引,其寫作組織和邏輯均見進步。言語治療師在課後與同學會面,以說話練習方式評估同學能否運用所學,經刻意提醒,同學能遷移所學於說話表達上。

相比說話練習,將同學的弱項融入於寫作教學中,同學有較充裕的時間吸收和運用所學;如能咬文嚼字,推敲組織,更見效用。同學在說話練習中思考時間較短,而且只須說出口便完成表達過程,同學也難以檢視其表達組織和邏輯。以寫帶說,能針對同學需要,對同學的思維訓練有所裨益,寫作和說話都見進步。

實踐事例二:以說帶寫

另一次嘗試則以一位中三級的輕度語言障礙同學為對象。中三級將要參與TSA評估,同學在參與小組討論練習時,表達例子尚算不錯,但論點模糊不清。於是言語治療師和科任老師針對同學的需要,設計寫作練習,目的是透過寫作練習,讓同學將所學遷移到說話能力上。

以上練習的好處是在於,科任老師設計的工作紙能具體地引導同學思考和組織。此外,是次練習刻意放在說話練習後,以另一個寫作題目為教學,再讓同學將所學運用於新的說話練習上,以檢視以上練習是否有助同學釐清論點和論據的關係,以及同學遷移所學的能力。

科任老師設計的工作紙能具體地引導同學思考和組織。(Shutterstock)
科任老師設計的工作紙能具體地引導同學思考和組織。(Shutterstock)

反思和展望

以上協作成效雖未至於顯著,但對言語治療師、科任老師、學生及學校四方都有啟發。

在言語治療師方面,除了與同學會面時的個人訓練外,更可透過老師了解同學的日常生活,在觀課時觀察同學的學習情況,讓言語治療師較全面了解同學的需要,對判斷同學需要和安排針對需要的訓練,或更有參考價值。

在科任老師方面,以上協作提醒了教學須以同學學習需要為先。此外,言語治療服務有不同的理解和表達框架,可有效融入於日常教學之中,既可照顧到教學上的盲點,也有助調整教學策略和教材,以配合同學的需要。再者,老師參與言語治療師與同學的會面可讓老師了解到同學有何需要,以至於參考言語治療師的建議,多於日常提醒或支援同學。

在同學方面,語障的同學本來只有個人或小組訓練,若相關訓練能融入日常學習之中,無形中增加了練習量。此外,如班上有能力和需要相近的同學,有關教學策略和教材能擴散效益,從個別到群體;而最後,受益的不只是語障同學,也包括其他同學。

最後,對於學校而言,以上協作其實不限於中文科,因為理解和表達是學習和日常需要具備的基礎能力,假如能在各學科中加共通能力培養,同學必有裨益。同時,這也是另一種向度的跨學科協作,有助學校疏理學科間的教學。此外,治療融入日常教學,也彰顯了融合教學的精神。

整體而言,中小學未來可以嘗試將言語治療服務融入課堂,一則配合校本言語治療服務的本質,二則對學校各個持份者都有益處,還望不同學校有不同的協作嘗試,將來在學界可有更多交流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