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29至31日在香港大會堂高座7樓展覽館將有一個很特別的視覺藝術展覽,是《徐傳鑫、徐釴峰和徐櫻洋三代繪畫作品展》,展出徐氏三代(父子孫)的作品。在徐傳鑫教授的薰陶下,其子徐釴峰和孫女徐櫻洋,都投入藝術創作,時間跨度逾一個甲子,今次是他們在各自創作歷程的一個小結。
歷史上有非常多的父子書畫藝術家,如魏晉時期的王羲之、王獻之,書藝傳家;唐朝「二李」並稱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善山水;五代人稱黃派「黃家富貴」的黃筌、黃居寀,善寫花鳥;宋朝米芾、米友仁,人稱米點山水派的「米氏雲山」;明代也有文徵明、文嘉,書畫詩文等等。但三代同堂矢志藝術的似乎不多,有機會能夠三代同場展出的藝術作品,不單在國內或香港都是少見的,所以非常值得大家一去觀賞。
多年實踐寫實繪畫藝術
很早已認識徐傳鑫教授,在我眼中,徐教授是一位錚錚漢子,良師益友,對不平之事敢於表達,他對香港視覺藝術界貢獻也很大。徐教授自1989年開始為香港《大公報》、香港《文滙報》、台北《大成報》、《中國書畫報》、《美術》、《美術家通訊》等報刊撰寫藝評文章逾10萬字。1999年,徐教授獨力去創辦一本以香港為家的雜誌《視覺藝術》,多年來可算艱苦經營,近幾年才漸入佳境。
徐教授的藝術評論、人物介紹,取道中肯,素來受到視覺藝術界所重視,雜誌《視覺藝術》也分別進入了國內和香港各大學的圖書館。2009年榮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結集出版《藝海觀瀾》藝術評論集;徐教授先後獲頒國際突出貢獻書畫家、促進中國書畫國際發展傑出貢獻奬和優秀藝評家奬等稱號及獎項。
徐傳鑫教授和徐釴峰分別於20世紀60年代和90年代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和國畫系,長年堅持寫實主義和現實主義繪畫藝術的實踐與探索。今次徐教授會展出其60年代的水印木刻《鐘聲》、黑白木刻《收獲》、速寫《大光明渡口》,80年代的黑白木刻版畫《嚴師》、《求索》,也是當時以藝術表現貼地的見證。當今香港畫壇能把人物揮灑自如、得心應手、徒手而得,委實不多,許多所謂高手只能依照片討生活,難免帶着一點油滑江湖氣。其實人物寫生是考驗畫家寫實能力的重要標誌,而徐教授早年的人物寫生連環圖《草原門巴》手稿,在2016年已被收入西泠印社拍賣了。
傳統中滲出時代的感覺
徐釴峰90年代畢業創作水墨畫《鬧市》、新世紀的《午夜》和新作長卷《歡樂校園》,將在展覽亮相。其中《午夜》是描寫母愛育兒,眠乾睡濕的偉大,感動所有評審而獲得了2009年第5屆「相約香江」中國書畫交流展人物畫金獎;徐釴峰在2010年第6屆「相約香港」中國書畫交流展榮獲花鳥畫銀獎。而徐君寫人物的風格喜以骨法和沒骨法相參,從傳統中滲出時代的感覺。如描寫校園小樂手的作品《和音》,他先用淡墨加以清淡鈎勒,其他部分盡量以沒骨法表現物象的形體、質感、色調,避開了因太多線條造成陳舊、繁複的感覺,也欠缺時代的氣息。
而今年入學中一的小作者徐櫻洋,原來畫齡都已有10年了。她由自幼塗鴉到表現兒童生活和愛心環保,人物和動物是她平素的興趣選項。小櫻洋對動物畫的觀察超過對人物畫的把握,作品或有點缺失甚至偶見失控,可喜的是,作品保留了小櫻洋的純潔童真。例如描繪校園課間活動的《擲球》、表現肥胖狸族母子的《出浴圖》,均反映了其追求寫實中的童心和趣味。
這次畫展將展出他們歷年的人物畫和花鳥畫成果,包括中國畫、版畫、連環畫、插圖、速寫作品,作品豐富,又能反映一些時代歷史,一定不會沉悶的。相濡還是約大家在今年12月29至31日香港大會堂高座一同參觀好了。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