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事後看似孔明」

宏觀經濟不是冷氣機,調整溫度後很快見效,貨幣政策有其「又長又多變的滯後影響」,我們今天看到的需求下降,5次加息分別有多少貢獻,只有上帝知道。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根據運費、運輸時間、積壓貨品等數據,編制「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藉此量度國際貿易物流難度高低。指數從2020年2月開始上升,在去年12月達到高峰。由今年4月開始,指數連續5個月下跌。最新9月的數據雖然仍與正常情況有距離,但情況已大幅改善。也就是說,美國來自供應的通脹壓力(亦即不在聯儲局能力範圍內的部分)正紓緩。

另一方面,經過好幾輪加息,除了美國勞動市場降溫,房屋市場亦有明顯變化,房屋銷售數字下降,房屋庫存同時增加,意味着房屋需求已縮減。早前在本欄講過的租金增幅減慢,趨勢依舊。也就是說,美國來自需求的通脹壓力(亦即聯儲局至少在短期內可影響的部分)也在紓緩。

政策調整  影響滯後多變

聯儲局由3月至今加息5次,在短短半年總共加了3厘。按常理推斷,加息以後通脹未見明顯回落,應該再接再厲才對。只是宏觀經濟不是冷氣機,調整溫度後很快見效,貨幣政策有其「又長又多變的滯後影響」,我們今天看到的需求下降,5次加息分別有多少貢獻,只有上帝知道。更複雜的,是在實際加息以外,加息預期會令需求下降,而兩者影響的相對輕重,也是只有上帝知道。

於是有經濟學者認為聯儲局應考慮放慢腳步,等待供應鏈復常和加息效果陸續出現,以免矯枉過正令美國經濟無端陷入衰退。加息太急被迫「縮沙」轉軚,將會打擊聯儲局的信譽。另一方面,亦有經濟學者堅持加息幅度不足以壓抑通脹,現時的勞動市場仍然「過熱」,供應鏈再正常也無補於是。加息太慢令通脹失控,才是對聯儲局信譽的最大打擊。

傾向歸因  個人選擇

雙方各有道理,聯儲局會如何選擇,到時亦自有分曉。我只想帶出一個另類觀點:現時聯儲局也許在瞎子摸象,以有限的數據作出重大抉擇(例如下次會議的加息幅度)。若然明年通脹真的回落,同時經濟亦無甚大礙,到時回望今年的聯儲局,其所有決定都會忽然顯得很有智慧,這個做得對,那個又時機準確,事後看似孔明。

相反,若然明年通脹持續甚至轉壞,同時失業率又顯著上升,今年聯儲局的決定又會被視為一連串的行差踏錯,沒有一樣做得對,沒有一步不愚蠢,事後不似孔明。回望過去,我們總會忽略運氣這個關鍵因素,傾向將所有結果歸功(或歸咎)於人的選擇。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曾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