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如何在上海活得更滋潤?

當下,不管在GDP總量、港口吞吐量,各個指標都已經超越香港。因此,香港年輕人就要擺正心態,認清形勢,去上海發展,甚至去大灣區發展,我們已經沒有相對優勢,反而,我們有相對劣勢。

上世紀80年代跑大陸的香港人,雖然是做開荒牛,可是我們都頭頂着光環,有絕對的相對優勢。當時在國內,各行各業,都欠缺人才。一般有點經驗的香港人,去了大陸就可以「水鬼升城隍」,紛紛擔當公司首席代表,或者部門經理。這麼幸福滋潤的好日子,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當時肯跑大陸的,都有「挨苦補貼」(hardship allowance),工資比起同級的香港員工,起碼多一半,甚至一倍。在上海貿發局的日子,環顧身邊的香港人,要麼是跨國公司的首席代表,要麼是香港某大集團的經理,好不威風地充當封疆大臣。

海歸派獨領風騷

到了2000年左右,上海的人才市場開始有潤物細無聲的變化了。一方面上海本土的人才,經過十多年的磨練,靜悄悄地晉升至部門主管。以外資銀行為例,省卻一位以香港人出任部門經理的崗位,就可以多聘用4位本土經理,何樂而不為呢?

與此同時,80年代末,大量的國內才俊,紛紛遠笈西洋,及至2000年左右,蜂擁學成回國,俗稱「海歸」。以金融行業為例,他們有些更擁有華爾街工作經驗,比我們香港的金融人士,更勝一籌。他們既有最先進的金融知識,又有國內的人脈,香港人怎能與之匹敵呢?

海歸派經過20、30年的深耕,中港兩地投行業務的管理階層,基本上都由海歸們獨領風騷了。現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年輕人,絕對沒有相對優勢了。如何自處?如果還是決定去大陸,大灣區或上海工作,必須要掌握什麼呢?我覺得必須要準備以下3方面:

1. 懂國情

我們以前念初中,中國歷史是必修課。港英政府表面上尊重中國歷史的教育,回歸後的特區政府,為何會廢掉中國歷史科,與通識科合併,真是有點匪夷所思。

吾輩香港人,對中國歷史已經是一知半解,更遑論那些完全沒有上中國歷史課的年輕人了。哪怕我是歷史系大學本科畢業,我慚愧地承認在大陸活了10年後,才對中國政府體制、社會習俗與民情精髓略懂一二。我想趁此機會,介紹一些個人心得,給有心去大陸發展的年輕人,讓他們少走點彎路。

毛主席說得好:「千百年來行秦制」。中央集權與大一統的思維模式是中華帝國立國之本。中國人經歷了將近500年春秋戰國之亂後,人心思治。秦搭建了中華帝國體制的硬件,漢在此硬件上配上軟件,比如「明儒實法」和一套完整的政治哲學──「天人感應,君權天授」等。此套中央集權、由上而下的郡縣制管理模式,2000多年來,行之有效。後來歷朝歷代,都是在此框架下運行,變化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加減而已。

國家掌控主要的資源。以前是土地、鹽、鐵、鑄錢幣等。現在增加了能源、通信與網絡等。官員就是帝王的代表來管理國家的戰略資源。官本位是中國大陸社會的基本遊戲規則,這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不太懂的,與我們的文化基因截然不同。在大陸,不管你做什麼行業,都有分管的行業部門來監控的。工商與稅務更是重中之重。

香港以往,奉行小政府、大社會,因此,香港年輕人必須要換腦筋來適應,我們必須要懂得在大陸的官場打滾。建議年輕人多看大陸人拍的宮廷片,注意飯局上的禮儀,特別是官場上的喝酒文化,台灣商人就比香港人好上百倍。如果以前沒有修讀中國歷史,必須要惡補,找些書論及大秦的崛起、漢武的帝國以及朱元璋的管治模式。有此基礎認知,去大陸生活或者工作,就會起碼知道,上至朝廷官府,下至尋常百姓,正在發生什麼事情。中國這套運行模式其實非常易懂,關鍵是你願不願意去懂和適應。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古籍刻本。(Wikimedia Commons)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古籍刻本。(Wikimedia Commons)

2. 順民情

在宏觀的國情下,中國大陸的老百姓,無論在性情與行事作風,都有着地域上的差異。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發現在北京和上海生活上10年以上的香港人,待人處事都有點不同,可能是受到當地的風俗潛移默化之故。

「上海人」這個標籤是世界聞名的。我一生在國內穿州過省,從沒有聽過在中國任何一個地方,敢說自己是大,唯獨是「大上海」。為何上海人有如此的氣概?此外,上海人的精明,人所皆知,這是優點也是他們的缺點。國人老是批評上海人小家子氣,連我們的前總理朱鎔基擔任上海市長的時候,多次在公開場合,勸誡上海人不要「精明不高明」。

上海人的特徵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認為上海是「大得有道理」。世人俗稱「江浙滬」,上海是江蘇與浙江才俊聚居的地方,江南從明清開始,就是中國的文化高地。根據侯福興主編的《中國歷代狀元傳略》,明清兩朝狀元籍貫分布如下:

至於高中進士的歷朝統計,在網絡上有篇文章列出如下數據:

中國是官本位的社會。朝廷的官員大部分都來自江浙滬,所謂「朝中有人好辦事」,經濟、文化與商業的核心自然在江南一帶了。

歷史把上海與香港處於同一起跑線上。1842年的《南京條約》,把我們框在同一條發展的軌跡。在這近百年來的歷史,除了上世紀60年代中到2000年這段時段,香港在金融和經濟上是領先於上海,其他的時段,上海的政經重要性,是香港望塵莫及的。最簡單不過的是上海的經濟腹地是江浙富庶之地,是中國的經濟核心地帶。香港比鄰廣東,經濟的總量就相形見絀了。

清末洋務運動的核心也在上海。1891年,上海已經創辦了中國最早的股票交易市場──上海掮客公會。輪船招商局(簡稱招商局)是晚清時期以官督商辦模式運作的航運企業,也是中國最早以現代公司概念經營的企業之一,由李鴻章等人在1873年也在上海成立。今天,君在法租界和英租界溜達,你怎能不會驚嘆100多年前,上海當時的繁華呢?

中國最早以現代公司概念經營的企業之一,當年便是落戶上海。(Wikimedia Commons)
中國最早以現代公司概念經營的企業之一,當年便是落戶上海。(Wikimedia Commons)

還有一關鍵因素,國民政府的核心班底,都以江浙一帶的人為多,不要忘記蔣介石是本身就是浙江慈溪人。除了南京,上海是他們政經運作中心。1949年後,上海更搖身一變成為中國的工業中心,一直都是計劃經濟裏面的老大哥。君更不能忘記,香港在上世紀50、60年代的財經發展,都是依靠南下的上海人帶來的資本與工商經驗,把香港帶動起來。

80年代只是上海近百年來的低谷。90年代初,正當浦東開發打得火熱的時候,就冒出了一句順口溜:「80年代看廣東,90年代看浦東」。事實證明,上海是後發先至。當下,不管在GDP總量、港口吞吐量,各個指標都已經超越香港。因此,香港年輕人就要擺正心態,認清形勢,去上海發展,甚至去大灣區發展,我們已經沒有相對優勢,反而,我們有相對劣勢。

3. 真本事

今天香港年輕人要回祖國發展,必須要靠真本事。千萬不能抱有僥倖的心態。正如我們習主席說,「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是要與國際的人才競爭,不光是學成回來的海歸,還有來自台灣、南韓和新加坡等競爭者。

原刊於「思考香港」,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梁觀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