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賓是林煥光議員。林議員1974年畢業於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同年加入政府當政務主任,歷任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奧運馬術比賽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等要職,現爲行政會議召集人。
出身基層 慎慮當政務官
何校長早於90年代初任教於中大時已認識林議員,當年林議員應邀到崇基周會演講,以昆特拉的小説《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爲題談論人的責任。何校長問林議員是否讀書時代已有「生涯規劃」及思考責任,林議員笑言小時並無計劃,然因出身基層,明白知識重要,亦有求知精神,讀書成績不俗,故終能入讀大學,又由於考上大學前已認識自己真正的興趣,就是喜愛研究人類的行爲和歷史發展,所以選讀社會科學。
至於畢業後爲何當上政務官(AO),林議員謂當時警隊及政府貪污成風,大學生對殖民政府並無好感。但自麥理浩上任後,推行公屋及勞工保障等惠及低下階層的政策,特別是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令他對政府改觀。加上第二次中東戰爭結束,阿拉伯國家實施全球石油禁運,本港股市暴跌,經濟蕭條,又適逢港府大規模擴大政務主任本地化,因緣際會下便選擇了政務工作。
擴闊眼界 感謝啟蒙導師
談到啟蒙過程,林議員感謝小學的古文老師啟發他對中國古典文化以至追求知識的興趣,才有今天的中文修養,亦稱許金庸在《明報》撰寫的社論,多年來他每篇細讀,大大加强了分析事理的能力。林議員的眼界廣闊,還得力於大量閱讀。他説父親雖然文化水平不高,卻自小學開始購買報紙給他閱讀,豐富了他的辭彙,而他又無所不讀,副刊、小説等全都愛看,例如《中國學生周報》教他欣賞各種文化藝術,一生受用。
何校長指出,很多出色的領袖剛踏入社會工作時都會得到啟蒙導師指點,林議員十分認同,更認爲大多上司有過人之處,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他説自己中年以後愈懂得謙虛,希望懂得《笑傲江湖》中的吸星大法,多學習別人的優點,謂只要有心把工作做得出色,抱持開放和謙虛的態度,每個工作崗位也可以發揮和學習。
領袖特質:心術要正 責任感強
林議員認爲領袖並非只有一種,惟必須具備兩種素質:第一是心術要正,不論是在政府或在私人機構,心術不正對社會遺禍甚大;第二是不只要向上級負責,還須兼顧平輩的同事及下屬,絕不能鍋給下級揹,功由自己領。他認爲公職人員必須明白權力是人民和法律賦予的,時刻要警剔自己小心運用,多問自己20年後人們會怎樣評價今天自己的作爲,而位高權重的公職人員尤須謙虛,不要被美言蒙弊而脫離現實,要有主動的警覺性。
林議員認爲領袖不能靠自己完成所有工作,故下放權力是必須的,惟要因人而異,運用常理判斷,確保受權者勝任,亦宜有適當的規章規管。他亦指出領袖要以身作則,身教足以團結下屬一起打拼,故他40年公務生涯中未嘗遲於早上6時30分起床上班。面對批評,林議員認爲領袖要坦然接受公眾有批評權,並要學習如何改善施政,即使政策不受歡迎,也總有較易令公眾接受的方式推行。何校長亦同意領袖必須樹立榜樣,成功的領袖更往往將讚許給予下屬,面對危機則要身先士卒,勇於承擔。
責任發自内心 人際關係始於信任
何校長引用《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的名句「when the heart speaks, the mind finds it indecent to object」與林議員討論怎樣平衡內心及理性,林議員認為話由心中說是重要,但往往受右腦左右。何校長亦指出人的責任往往源自内心,正如他夢想退休後可以當農夫,拿最好的農作物與村民分享,大家簡樸快樂地過活。林議員亦以書中主角的抉擇爲例,謂承擔責任並非純是理性選擇,感性與理性實際上互爲影響,亦同意最簡單的生活是最好的,即使現實世界分工愈趨複雜,只要大家跟着心靈走,推己及人,社會也可以簡單開心得多。不過他認爲有時環境好了,人的怠墮和貪嗔痴容易萌生,反而環境惡劣,人會齊心一致抵禦外來力,人類文明就在這種拉扯中發展過來。
林議員回顧人類歷史,指出人由狩獵發展到聚居,首要條件是互相信任,放之於21世紀政府和人民的關係,互信同樣重要,而今天資訊發達,人的學識遠較100年前豐富,政府不能只用宣傳言辭來建立互信,必須尊重人民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一旦集體意志形成,政府必須讓步,這就是現代政府施政的真諦,故政府要與人民建立互相理解的關係。
對港人有信心望年輕人謙虛求進
談到成就,林議員謙稱不宜自我評核,但他經歷香港數十年的演變,非常珍惜香港人一路以來互信互勉的打拼精神,即使今天碰到難關,他始終對港人有信心,深信港人能務實理性,珍惜過去的成就,只要冷靜思考,必能成功走出下一步。
林議員除了向聽眾分享60年代批判物質主義的並由 Ania Dabrowska 重新演繹的名曲 Sound of Silence 外,亦推薦由一位德國裔猶太人寫的 A Little History of the World,欣賞這本書淺白易明,通過生動有趣的文筆介紹世界的歷史和文明的發展,從中可以了解到事物不會無故出現,必有一個演變過程,所以很有意思。
林議員認爲人生最重要的是能讓身邊的人在你身上有所得着,又説自己是樂觀的人,認為人總是向前邁進。他認爲人無完美,每人也有優點,寄語年輕人只要謙虛努力,認識自己,總會找到發揮的空間。何校長也認同社會總是會進步的,間中小波折不難克服,並相信人除了追求生活和工作成就,也要學習如何給予愛及被愛。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亞新社)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