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於7月1日回歸期間發表的重要講話,重申香港一國兩制的優勢,各界學習及深思如何落實習主席提出的「4個必須」及「4個希望」。
9月,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於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表示,國家支持香港「繼續以多種形式參與和共建國家的人文交流,擴大教育科技合作,吸引更多學生、學者赴港留學研學,發揮對外文化交流窗口作用,促進文化相融、民心相通」,教育界可謂任重道遠。
筆者認為由高等教育產業化開始,逐步推廣至中、小學,全面營建香港為一流國際教育之都,可使香港發揮一國兩制優勢,落實「4個必須」,實現「4個希望」,成為國家與他國交流文化,培養及吸納人才的重要樞紐。
建設香港為一流國際教育之都的益處
一、說好中國故事
學校乃孕育文化、年輕一代互相交流的重要基地,每年不少國家的年輕人遠赴英、美、澳等國求學,其中有些家庭更為此舉家移民。學生在當地與同窗交流學養,親身感受風土民情,即使不落地生根,也往往更接受當地文化。其他國家的年輕一代來港求學,將更了解我國的發展及文化,香港擔當文化交流的窗口,透過教育體系說好中國故事,令周邊國家更了解我國。我國和他邦的年輕一代互相學習,締結同窗之誼,有助新生代將來合作交流。
二、匯集年輕人才
英、美、澳每年錄取大量海外學生,不少學生畢業後在當地任職,為這些經濟體注入年輕動力。香港多間大學國際排名靠前,跨國企業林立,對周邊國家的學生及年青學者吸引力不少。特首李家超多次提及「搶人才」,在港建立強勁的高等教育體系將可使香港成為環球人才磁鐵,吸引「一帶一路」乃至全球國家的年輕人赴港升學,及後在港工作,甚至引進至大灣區,將為國家及香港注入新動力。
三、穩定產業收益
參考澳洲政府網2019至2020年的統計資料,國際教育產業佔該國產值364億澳元,而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佔其近三分之一產值,州中大部分大學都位於悉尼。
根據教育資助委員會2020至2021年的數據,香港8間資助院校合共只有5883名外國學生。以熱門教育城市悉尼為例,每年有超過25000名國際學生,香港錄取國際學生的空間非常龐大。
四、帶動民生經濟
高等教育產業化,可以解決大專院校的生源問題,增加職位也可以推動就業發展及周邊經濟成長。香港成功建立一流教育城市的品牌,他國有經濟基礎的父母為子女教育而舉家移民香港,既幫助部分本港中、小學走出收生不足的困局,也為民生經濟注入新動力和消費力。
香港作為教育之都的優勢及挑戰
香港一直是享譽世界的國際城市,適合外國學生來港升學、生活及發展:
一、中英普及,行普通法:外國學生容易在港生活,同時認識中國文化;
二、匯集中外大型企業總部:提供實習機會,吸引學生留港工作;
三、國際交通樞紐:方便學生及家人來往;
四、大灣區重點城市:適合畢業生長遠發展。
香港發揮一國兩制優勢,有得天獨厚的資本發展為國際教育城市,同時面臨兩大關鍵挑戰,需要認真克服:
首先,香港尚未形成社會共識,未視教育為國家重器。筆者認為教育不是經濟的附庸,也不應被動地貢獻國家發展。相反,應視教育為經濟的推手之一,處於說好中國故事的第一線,肩負溝通文化的責任,乃締結我國與他國新一代合作共贏的搖籃。要有足夠的社會共識,加上全盤完整的發展時間表,才可令各界同心協力,建設香港為教育之都。然而,若把教育定位為單純的教與學,其潛在力量將無法釋放,巨大的衍生效益也會被嚴重低估,自然無法凝聚各界共建國際教育之都。
另一方面,若香港的全球收生能力提升,屆時香港承接大量海外學生(包括大、中、小學生),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都必須為接受跨文化做足準備。並不是所有學校都有條件和資源可以吸收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Education)是國際教育的一大課題。良好的跨文化教育土壤是建立一流國際教育之都的重要條件,如何推動跨文化教育,使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互相接受,需要各界集思廣益。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每位市民都有責任建立一個適合不同國籍和文化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社區。
建立國際教育之都事不宜遲
全球形勢急劇變化,步入大爭之世,諸國求才若渴。亞洲發達地區出生率歷年徘徊低位,部分國家如日本和韓國人口下跌,經濟動力同時減弱,紛紛思索如何刺激生育率,輸入年輕動力。以教育系統培養和吸收人才不是新鮮事,而且愈發重要,「搶學生」已是逼在眉睫的競爭。香港必須比其他城市搶先一步,快速行動,加大力度,有計劃和有系統地全球收生。
筆者一直提倡香港大、中、小學通力合作,把香港建立成一流國際教育之都,主動融入國家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筆者期望各界能凝聚共識,重新定位「教育」,建立一流國際教育系統和生態,擔起主動角色,拉動經濟、推動文化、吸收全球新一代的年輕人才。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