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翠華教授:共建認知障礙友善社區

由新鴻基地產慈善基金贊助的《智得耆樂》,本周播出第8集,片中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林翠華教授與灼見名家社長文灼非分享,「醫社合作」模式如何能在社區支援認知障礙症病人。

由新鴻基地產慈善基金贊助的《智得耆樂》,本周播出第8集,片中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林翠華教授與灼見名家社長文灼非分享,「醫社合作」模式如何能在社區支援認知障礙症病人。

林教授指出,單靠醫療並不足以照顧好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醫社合作」十分重要,「社」是指社會服務及社區支援。她以日本九州熊本為例,當地的醫生從大型醫院轉為外展工作,分佈在不同的小社區服務,讓病人可在家居接受健康、藥物、認知障礙症等治療,稱之為「熊本模式」,醫療機構亦會在小社區為街坊提供訓練。

加強鄰里互助  提升社區支援

林教授稱,香港借鑑了熊本模式一段時間,有一個名為「智友醫社同行計劃」的醫社合作計劃。計劃下,醫管局與老人科及老人精神科醫生會辨識一些早期及輕度認知障礙的長者,轉介他們至地區長者中心接受治療,中心的社工、護士、職業治療師會教導患者服藥,以及安排他們做健腦活動。至於看醫生和藥物治療,仍會由醫管局向患者提供。

建無障礙設施  鼓勵長幼共融

其實,在屋苑設計上花多一心思,也可更周全地照顧長者。林教授表示,在屋苑平台花園建設無障礙通道,可以方便長者行走,甚至可考慮加入防跌設計,使長者不易受傷。她又指,若物管人員具備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知識,有助避免長者走失。

轉眼《智得耆樂》便來到最後一集,林教授總結時稱,認知障礙症是退化性疾病,暫時無法根治,但藥物或非藥物療法均可紓緩很多徵狀,提升患病長者的生活素質。

讀者如欲重溫各集精彩內容,可瀏覽灼見名家YouTube頻道的《智得耆樂》播放列表。

《智得耆樂》系列八之八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