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的反思

孝敬不等於順從,這個道理,與「慈愛不等於順從」並無二致,可說是對父母的相應回饋。

孝順在上一代人的心目中,是毋庸置疑的金科玉律,可是對年輕人來說卻充滿違和感,成為敬而遠之的爛調套語。在華人社會裏,它甚至掀起「孝道淪為情感勒索」之類的討論。(註1)

在啟蒙教育階段,孝順的提點有助於孩子接受父母的教導,學懂社會規範,順利成長。中國傳統強調的教養、「養不教,父之過」(註2)植根於童年。在進入「教不嚴,師之惰」(註3)的求學階段之前,嬰兒剛剛離開母體,誕生於人間,衣食住行的日常照顧,當然是父母的天職。

孩童日漸長大,他的言行要「入鄉隨俗」,是保護自己、尊重他人、適應生活的應有之義。父母就是家教的負責人,對孩子強調孝順,先學會感恩、順從,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就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而言,「感恩而順從」只是其中一翼,如果沒有更上層樓的「感恩而超越」,一切只能墨守成規,原地踏步,所謂獨立自主、天下文明,從何說起?

回到當前的社會狀態,對於倔強地追求獨立自主的年輕人,幸好中文科教材有〈論孝〉的專章,除了談及父母之年不可忘懷之外,涉及與父母相處之道者,有許多深刻的啟發: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論語‧里仁》)

這些語錄扼要地釐定了孝道的座標在於「敬」,而敬的前提是禮義。至於「敬不違」這個句子,有許多斟酌空間,不像後世三綱五常規範之下的孝順那麼無聲無息、絕對服從。如果善於解說這些經典名句,或可因勢利導,淡化年輕人對孝道的負面印象,啟發適應時代的孝敬之心。

禮為孝之本

堅持孝道而以禮義作為極致的關懷,不單是對父母的尊敬,更標誌着為人子女者有克己復禮的自覺,不以個人對父母的感恩而有所偏頗。這是人格修養和家教成全的標誌。

孝敬不等於順從,這個道理,與「慈愛不等於順從」並無二致,可說是對父母的相應回饋。

一般來說,父母對子女的生活照顧有求必應、無微不至,但總有基於生命安全、形象尊嚴及他人感受的抉擇。嬰孩長大了,父母就要教他知所取捨,好好照顧自己、規劃成長、融入族群、報效社稷。為人父母應當循循善誘,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讓孩子獨立成人,養成高尚的品格。子女長大了,對年邁父母的生活照顧是基本的報答。

至於日常生活,因為大家都是世間人,對人、事、物的看法必有參差,在禮義的前提下,子女對父母的言行若有意見,應及早以溫和恭敬的態度勸諫他們懸崖勒馬,不致傷害自己,甚至貶損人格。身為朝夕相處、對父母有體貼了解的子女,實在責無旁貸。

擴而充之,不獨孝親之道不必凡事順從,「臣事君以忠」又何嘗不然?且看諸葛亮在〈出師表〉裏對蜀後主的勸勉:「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在君權至上的時代,身為臣下,來自民間,在天下人都只能成為順民的格局之下,對那些位居皇極的至尊及時勸諫,亦是天職。

在孝敬與孝順之間,要啟發年輕人,還有許多未打開的視窗……

註:

1.孝道淪為情感勒索之類的討論:例如〈親子關係不談孝順,只談愛|大導演李安拒絕親情勒索「不用教孩子孝順,只要教他與父母相愛就好」〉
2.「養不教,父之過。」:見《三字經》。
3.「教不嚴,師之惰。」:同上。

許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