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政府要做什麼?

經過近3年的社會動盪和疫情摧殘,香港元氣大傷,表面穩定的背後隱藏着一股中產移民潮,及年輕一代的躁動不安。未來5年政府要安定人心,令社會逐步走向和諧,也許需推動幾項大型社會計劃。

看本屆行政長官選舉,選前活動是毋須太在意的,因北京已做好安排、擬好劇本,各方人物只要按「劇情需要」做好角色,按部就班,選舉工程就可「順利完成」。

結果,到周日特首選舉投票,唯一候選人李家超獲1416張支持票,得票率99%,拍得住澳門特首選舉(2019年賀一誠得票率98%),從此港澳選舉文化走向「一體化」!令筆者感興趣的是,周日投票有8張反對票,他們到底是誰?選委會內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少數派狄志遠,雖表示不支持李家超的政綱,但表明會投贊成票。那麼這8名「反對派」是什麼人?

選前活動沒戲,選後才是戲肉。當選之後,新一屆政府應做什麼?候任特首李家超首要工作,是籌建政府新班子。

新班子將是北京培養的未來人才

政圈一直盛傳李家超競選辦、現任立法會議員和選委都會有人加入新班子。人選之中,最引起關注的自然是政務司長和財政司長人選,這兩個位置僅次於行政長官,重要性毋庸置疑;更關鍵的是,過去幾屆換班,這兩司長都是行政長官接班人的熱門人選。過去這兩個位置多由資深政務官出任,如果本屆破例都是「外人」,或許正是「AO(政務官)治港」走向終結篇的開始。

其次,是新上場的問責官員來自何方?現任局長的「骨幹」仍是資深政務官,但看來現班子能留任到下屆的寥寥可數,只有列入美國制裁名單的曾國衞(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和鄧炳強(保安局)留任機會最大,而且更會獲重用。新問責官員的背景,可看出北京對未來治港人選的思路和安排;新選制是由港人治港轉向愛國者治港,未來25年,北京要有一大批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治港人才,而本屆政府正是培養這批人的基地。

回歸以來,直至今屆亦如是,行政長官都是港英年代冒出來的「社會精英」,是北京可接受及信得過的人物,但跟內地幹部那種要求絕對忠誠、絕對服從、政治上可靠的標準,很明顯仍有一段距離。從2021年開始,北京已表明要落實中央對港澳的「全面管治權」,治港人選的要求自然也要全面配合。今屆特區班子的人選,將會是北京一手培養的未來政治人才。

其三,是所謂AO黨的問題。「愛國陣營」中不時有狠批政務官治港的聲音,甚至認為AO是「最大反中政黨」,骨子裏都是親西方。李家超之前的4任特首,兩個都是資深AO;在新形勢下,這種模式應不會延續下去。然而政務官是管治團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則不會有太大改變。

長期在香港政圈中打滾的各級議員,絕大部分都只有議政經驗而無管治歷練(少數者僅得如葉劉淑儀),誇誇其談,但基本上都沒有實際政務操作經驗。具備這些條件的,唯有是一批政務官;而在京官眼中,香港公務員執行力強,「在港英政府培訓下水準很好,但只懂執行和接受命令,即使回歸後當家作主,也不知道怎麼當老闆和主人」(2011年7月26日港澳辦時任主任王光亞語)。

現在中央是香港的話事人,政務官繼續當執行者,正是回到港英年代模式。有一批能幹又聽話的公務員,對北京來說是好事。由此觀之,AO未來或許不會再出任特首,但繼續是治港班子中流砥柱,並且在新一屆政府中佔重要位置,應是毫無疑問的。

長期在香港政圈中打滾的各級議員,絕大部分都只有議政經驗而無管治歷練(少數者僅得如葉劉淑儀),誇誇其談,但基本上都沒有實際政務操作經驗。(Shutterstock)
長期在香港政圈中打滾的各級議員,絕大部分都只有議政經驗而無管治歷練(少數者僅得如葉劉淑儀),誇誇其談,但基本上都沒有實際政務操作經驗。(Shutterstock)

重建形象 加強與民溝通 應是首要工作

其四,是李家超政府會否復設中央政策組和新聞統籌專員?

現代政府的管治能力,除了依靠傳統的公務員、政黨、地區組織等之外,輿論、宣傳、研究、民意、心戰、意識形態等「軟實力」,對政府形象、團結民眾、爭取民心及有效推動政策,都至關重要。偏偏林鄭月娥一屆政府卻全部砍掉發揮這些軟實力的機構。有人認為現屆政府經常陷入四面楚歌,正是因為軟實力不足。

據媒體報道,李家超有意復設中策組,他政綱內亦提出「善用智庫的研究能力,建構優質、多元的智庫生態,提升社會整體政策研究活力」。重視智庫和研究是好事,但中策組並非純屬智庫,也不是專注研究,其功能視乎每任特首的意向。李家超競選期間經常強調施政要看結果、要重視執行力,那麼中策組對他的幫助或許不大。

但吸收本屆政府的教訓,光靠執行力未必就可以令施政順暢。政府推動政策是一個互動過程,要爭取民眾支持、要令政府信息有說服力、能夠傳遞給大部分民眾,都要有強大的輿論、宣傳機器。這些工作應該都是未來中策組和新聞統籌專員的重要任務,尤其要重建政府形象、加強與民眾溝通,都應是下屆政府首要工作。

其五,李家超在政綱內表明會「積極參考現屆政府提出的方案,研究政府架構重組……會與現屆政府溝通,並按所需程序進行」。此外林鄭政府提出的「明日大嶼」計劃,以及在本屆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的「北部都會區」構想,李家超亦照單全收,顯示新舊兩屆政府的政策開始有延續性,不會出現新官上場就推翻上屆政策的做法。

事實上,土地房屋政策在過去25年之所以反反覆覆,一事無成,其中一個原因是政策多變、左搖右擺。從董建華年代推「八萬五」、七成家庭置業,到曾蔭權年代全部消失,「變」為「置安心計劃」,但到梁振英上台,相關計劃即遭叫停。林鄭一屆政府任內,則終止了上屆政府研究開發郊野公園邊陲計劃,所謂「港人港地」也無影無蹤。

延續土地房屋大規劃 解決問題見一絲希望

每一屆特首選舉,候選人都聲稱「首要處理土地房屋問題」,每任特首上場時都有自己的「鴻圖大計」,然而到落任時卻大多爛尾,新一屆政府又再推出新政,不到幾年又告吹收場,變成一個惡性循環!可以說,土地房屋政策沒有連貫性,每屆政府各有思量,都以否定上屆政府的政策、另行一套以示自己有所作為!現實卻是,土地房屋建設沒有以10年計的規劃持續推動,根本難有作為。

只要稍為整理一下,就會發現過去25年歷屆政府提出解決土地房屋的「建議」多不勝數,但中間沒有任何延續性。結果許多「新政」僅曇花一現就結束,然後又開始另一項「大計」!

土地房屋牽涉太多利益,沒有一套長遠、有延續性的政策,很難見到成果。試想,下屆政府如果在土地房屋政策上又再另搞一套,諮詢、研究,5年任內可能仍沒有結論。現在大規劃(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起碼可接力延續,之前的研究、初步規劃不會白費,解決問題起碼還有一絲希望。

香港沒有普選,也沒有政黨政治,政策要保持連貫性理應比其他地方容易。港英年代的「10年建屋計劃」(公共房屋)、開發新市鎮減輕港九市區人口過分擠迫,都是持之以恆、經多年建設方見成果。在土地房屋問題上,我們欠缺的不是研究和方案,而是一套能持續推行、目標明確而穩定的計劃,不要再翻來覆去。過去擺不平的利益博弈,現在由中央主持大局,是否會有機會取得「共識」?

土地房屋牽涉太多利益,沒有一套長遠、有延續性的政策,很難見到成果。(Shutterstock)
土地房屋牽涉太多利益,沒有一套長遠、有延續性的政策,很難見到成果。(Shutterstock)

香港元氣大傷 應推大型社會建設穩民心

其六,香港未來經濟發展充滿變數,新一屆政府需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財金班子,應付未來各種潛在危機。李家超政綱提出的「六大核心政策」,如鞏固金融中心、發展創科中心等,都是在香港「大變局」之前的思維。過去香港復甦,都是配合外圍經濟體,主要是美歐市場,捱過經濟循環期的低潮後,很快就可復甦反彈。但現在香港已成為美歐針對目標(特首選舉剛結束,歐盟就發聲明「唱衰」),中國更受到它們圍攻。香港跟美國和歐洲的金融聯繫如聯匯制度、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等,隨時都可能成為美歐打擊中國的「武器」。

受美歐針對,香港的發展主要靠融入大灣區和國家發展規劃。香港在疫後的經濟發展藍圖應如何制訂,對新一屆政府將是一項重大挑戰。

經過近3年的社會動盪和疫情摧殘,香港元氣大傷,表面穩定的背後隱藏着一股中產移民潮,及年輕一代的躁動不安。未來5年政府要安定人心,令社會逐步走向和諧,也許需推動幾項大型社會計劃。港英政府推行6年免費教育始於1971年,10年建屋計劃則由1972年開始,正是香港經歷「六七暴動」一場大亂之後爭取民心的計劃。有「歷史經驗」可供借鑑,現在理應是大型社會建設出台的最佳時機。本屆政府要「有所作為」,理應在這方面交出成績。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