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校友感念栽培
承傳服務精神 回饋社會

東華三院支持學生在學業、才藝和品德上的全面發展,提供多元化學習活動及交流機會,學生從學校學習,延伸到服務社區、認識國家、探索世界。每年亦頒發多項獎學金鼓勵學生在國內及海外深造,望學生他日成材回報社會。

多元才藝培育 訓練學生勇於嘗試

主持人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歐文素校長是東華三院的校友,她表示自己來自基層家庭,學生時期家庭經濟不太許可支付興趣小組的費用,但東華三院提供免費學樂器的機會,讓她能學習長笛,有一次她隨管樂團前往禮賓府表演,與時任的港督衛奕信爵士交流,這些寶貴的經歷直接改變她如何看這個世界。中學畢業後她靠作為長笛導師的收入支付大學的生活費。歐文素校長稱,過去在母校的愛顧下茁壯成長,現時擔任校長,希望能傳承東華精神。

梁幗心校友,北京清華大學念會計系的四年級生,表示她亦受惠於東華三院現行的「一人一體藝」計劃,免費學了六年琵琶,更加入了學校的中樂團,並成為琵琶首席,參與不同演出。「學習一樣新的樂器或技能,驅使我們知道,面對新的挑戰要勇敢嘗試,突破不同極限,令我們將來投身社會更有自信,面對困難也不會容易放棄,創造不同新高度。」梁幗心校友中學畢業後不斷挑戰自己,更與大學同學一起創業。

歐文素校長(右一)在中學階段學習長笛
歐文素校長(右一)在中學階段學習長笛

聯校活動教學 深化公民意識

在學業方面,現在金融界發展的陳輯濤校友表示東華三院一直為學生提供不同學習機會,例如他在中五那年,通識科就安排聯校論壇,讓不同東華三院屬校的同學討論房屋土地政策,是非常有互動性和有趣的學習方式,東華三院教育部更安排時任特首梁振英和他們對談。「即使步出社會,回想當時在東華三院受過的教育,令我覺得自己有很難得、難忘且真實的公民教育過程。」

陳輯濤校友曾參與有關房屋土地政策的聯校論壇
陳輯濤校友曾參與有關房屋土地政策的聯校論壇

海外遊歷 拓闊眼界 走近歷史足跡

東華三院為學生提供大量海外交流機會,黎文曦校友,北京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一年級生,在2019年就參加了「東華三院學生大使計劃」的倫敦遊學團,「過程中有很多新體驗,以及平時很難接觸到的事,其中一個是去到駐英大使館,聆聽公使的講話,了解大使對香港青年的看法和期望。我們也到大使館的孫中山先生蒙難紀念室參觀,認識到中國的歷史。」

柯勛耀校友,英國華威大學數學、運籌學、統計學及經濟學的二年級生,說他曾到內地支教,亦參加過「東華三院學生大使計劃」到加拿大溫哥華交流,參觀了卑詩省議會、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和當地的博物館,全方位了解溫哥華在政治、教育和文化的發展,「整趟旅程當中,最深刻的是去到當地的華人社區組織,與華人領袖會見和交流,藉此了解加拿大華人的歷史,他們當初如何背井離鄉到加拿大發展,如何慢慢融入當地社會甚至作出貢獻,現在如何將中華文化承傳下去,同時給我機會去學習他們自強不息和團結一心的精神。」

黎文曦校友於中國駐英大使館內向公使發問
黎文曦校友於中國駐英大使館內向公使發問

獲得獎學金赴內地海外深造

柯勛耀校友又表示,他從來沒想過去到大學階段,東華三院依然繼續提供支持,他獲頒發「東華三院文武廟作育英才海外獎學金」,助他到英國升學,有更大空間去發展興趣。梁幗心校友亦得到「東華三院北京清華大學入學獎學金」在北京清華大學升學,在她大學一年級時,更獲東華三院的主席和總理親臨北京清華大學探望,倍感溫暖,「每個東華人都能夠感受到東華三院無微不至的關懷。」黎文曦校友則取得「東華三院北京清華大學入學獎學金」及「東華三院文頴怡勤儉忠信獎學金」,她感謝東華三院的栽培,「如果我學有所成,他日就可以回報社會,為社會建設作出貢獻,是東華三院為社會服務的精神影響了我。」

柯勛耀校友(左二)與其他「東華三院文武廟作育英才海外獎學金」得獎者、東華三院主席 、副主席、總監、教育科主管聚首一堂分享經歷
柯勛耀校友(左二)與其他「東華三院文武廟作育英才海外獎學金」得獎者、東華三院主席 、副主席、總監、教育科主管聚首一堂分享經歷

東華三院時任主席王賢誌(左二)探訪在北京清華大學軍訓中的梁幗心校友(左一)與其他北京在學的東華校友。
東華三院時任主席王賢誌(左二)探訪在北京清華大學軍訓中的梁幗心校友(左一)與其他北京在學的東華校友。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