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屆立法會選舉中,建制派幾近囊括所有議席,被部分人士批評「清一色」。另外,坊間籠統認為,今次選舉投票率較以往低,是否代表市民不滿意這個選舉制度?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接受灼見名家專訪時指出,一個政治制度是否如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所言「五光十色」,須看其是否容許及吸引不同背景的人士參選,而不能只靠選民投票取向來比較。今次選舉,對於非建制派參與的吸引力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亦相信中央不會樂見往後的投票率僅維持在三成左右。
部分選委失職 非建制派消沉
在選舉委員會界別方面,有人利用98.2%的投票率來炫耀選民十分投入選舉,曾鈺成認為將選委與普通選民相比是不恰當的。因為選委明知有責任選出40名立法會議員,如果沒有特別理由,其實可視為失職。現時只有1400多名選委,去除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因健康問題無法投票,代表仍有約20名選委在沒有交代原因的情況下缺席投票,情況並不理想。
至於功能界別方面,由於每個界別的投票及計算方式均與以往有很大不同,因此需要學者及專家具體仔細的分析相關數據,不可以僅從表面上的投票率進行直接比較。
在分區直選方面,曾鈺成亦不同意以2019年區議會選舉來比較,除了因為選舉目標不同以外,加上當時是在特殊的政治環境下舉行,因此七成的投票率可謂前所未見,若藉此來說明此次選舉跌幅很大是說不過去的。而以過去兩屆立法會選舉來說,建制派支持者可謂非常踴躍、傾囊盡出,甚至比以往的數量更多;相反,非建制派的選票少於所有票數的一成,如外界預料,以往選舉中的非建制派支持者,10個也沒有1個人願意出來投票。
曾鈺成認同,他們有一部分人係因不滿意這個選舉制度而選擇不投票;同時,亦認為沒有候選人值得投票支持,因此表現冷淡。但他重申,選民決定集中支持某一類立場的候選人亦是他們的自由意願,不能單看當選人的政黨屬性而判斷制度是否多元。
吸引非建制派參選仍待努力
那麼,這樣是否能夠代表今次立法會選舉是「清一色」?
曾鈺成認為,即使非建制派全軍覆沒,那亦是選民的投票取向,不代表這個制度無法吸引、容納非建制派人物。至於中央官員早前表明,不容許「反中亂港份子」進入議會,他認為無法容許破壞國家利益的人物進入政治制度,是世界各國的底線。「如果有一些人因為不符合愛國者標準,或跌入反中亂港份子而無法競選,導致選舉結果未呈現五光十色亦是無可避免。」
雖然地區直選中,有候選人提出的部分主張並非建制派同意的,包括特赦「反修例風波」被捕人士、重新推行雙普選等,反映候選人並非「清一色」。但曾鈺成話峰一轉,提到那些非建制派候選人沒有幾個是熟識的臉孔。他們有一些是民主派過氣人物,另一些新臉孔都不知道有什麼政績,因此無法動員非建制派支持者投票。
他認為,並非因為非建制派人物缺乏五光十色、有號召力、感染力的人才,而是有能之士均選擇不競選或無法出來。他相信,即使中央政府亦不樂意在往後的選舉中,仍然看到僅有三成的投票率,以及參選人選停留在這個水平。因此,這個選舉制度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doctype>